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夏耕助学青春“乡”约暖童心
盛夏七月,暑意渐浓,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东明实践服务团踏着热浪奔赴乡村。7月22日,在菏泽市东明县大屯镇中心小学的乡间教室里,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与饱满热情,与当地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充满知识与温情的“青春之约”,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让温暖童心在夏日的乡野间悄然绽放。
诗行藏“化”:古诗里的化学密码
在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东明实践服务团的课堂上,志愿者王玮烨为孩子们带来了“古诗中的化学”趣味课。他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开篇,笑着提问:“大家知道草木燃烧后为什么能滋养新生命吗?”随后结合诗句讲解燃烧的氧化反应与灰烬中的矿物质残留,又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例,用蜡烛燃烧实验演示石蜡汽化与燃烧的化学变化。孩子们跟着诗句念诵,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讲解中了解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课堂上诗声与惊叹声交织,让科学之美在诗行间悄然扎根。
血肉含“章”:人体中的化学图鉴
“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脉搏,每一次跳动都藏着化学秘密哦!”志愿者田蕊平在“人体中的化学”课程上,用生动比喻开启讲解。他从呼吸的气体交换讲起,通过动画演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反应,又以“为什么吃饭会变有力气”为题,拆解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细胞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讲到情绪与化学物质的关系时,他特意设计互动:“开心时大脑会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这也是一种化学信号哦!”孩子们认真记录着笔记,在志愿者的讲解中逐渐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体里,正上演着无数精密的化学“篇章”。
安全“童”行:交通安全课堂护成长
志愿者李艺晗的交通安全课上,先通过图片区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指着救护车、消防车提醒:“特种车辆执行任务要避让。”她用模型教记“红灯停、绿灯行”口诀,展示交通标志并开展“找错误”游戏,让孩子们识别“横穿马路”等危险行为。讲解步行安全时,模拟“过马路三步法”:“先看左、再看右,确认安全走直线。”针对行车安全,她强调:“满12岁才能骑自行车,乘车必系安全带。”孩子们在互动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
红色课堂:南昌起义精神润童心
志愿者孙康的南昌起义主题课上,他指着图片介绍:“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先辈为拯救革命,在8月1日凌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他简要讲解起义背景——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为继续革命发起起义,随后描述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的胜利,也提及后期遭围追堵截只剩800余人的艰难。最后强调:“这次起义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由此成为建军节。”孩子们拿着小红旗跟读,在故事中理解了“第一枪”的意义。
今天四堂课程圆满落幕,孩子们在课堂的浸润中满载重点知识而归,思想的火花也在交流中悄然绽放。那些沉淀于心的知识,为每个人的成长之旅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伴大家在探索与前行中步履更坚、收获更丰。
通讯员:李艺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