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的这本书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买的,也翻看了好多篇了。总觉得自己看得不够细致,要细嚼慢咽地研读,让它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自己教学的营养才算好。
这篇文章先提到了一个现象:为什么早在一、二年级就会出现一些学习上落伍很严重的学生?他在这里打了个比喻,在体力劳动上,每个儿童达到的程度都不同;在脑力劳动中,每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快慢,在记忆中保持长久和牢固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最后反而是那些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缓慢的学生,反而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就。这是否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第十名现象”?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智力。
他提到了帕夫雷什中学的一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这位老师把学生分成了五组,第一组里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的解出任何应用题,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老师要挑选一些超出大纲要求的习题给他们解答,老师给予的帮助,只是稍加指点和提示。第二组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能顺利的学习,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但是老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第五组是个别学生,老师要专门为他另选一些题目,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的快乐,这种课就不会把老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竭。老师要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学生具有具体性,罗素说过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可能对于我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使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要使学生的智力受到鼓舞,这样就能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是在儿童心灵中点燃“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现在正是复习阶段,面对班里学生不同程度学习情况,我要对他们做不同的要求。有三位同学让他们行进的快点,他们不会的,做错的题会非常少,我只需稍加点拨他们就会掌握。大部分同学要完成我要求的,另外还有俩人可以不让他们做那些偏难的题,降低要求反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我觉得在面对那些背书慢的,做题错的多的学生我也能够多点宽容心。当然,最基础的东西每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要学会有梯度,分层次对待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