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让一切顺其自然,在纷扰人间活得从容坦荡

弘一法师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

没有人可以完全掌控世间的事物规律和自己的命运走向。

控制不如和解,得不到的随缘,过不去的交给时间。

所谓无为,即放下执念。降低期待,心无挂碍。


1.在意的,会成为你的枷锁。

在微博看过一个话题: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活得有多累?

有人说,看人表情有异常,就琢磨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犯了无伤大雅的错,担心他人对自己失望,会在心里自责好久;

明明什么事情都没开始做,就已经开始觉得很疲惫……

归根结底,太在意看法的人,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在他们内心刮起一阵飓风。

米兰·昆德拉曾说:

把自己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但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当我们选择忽略外界的目光,才能拔下心上的刺,活得百毒不侵。

冯唐当年翻译出版《飞鸟集》时,引发群嘲;跨界做主持人后,又招来骂声一片。

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是只盯着自己的目标,思考怎么能把这件事做成。

在他看来,外界的评价远没有做自己来得重要。

诚如他自己所言:每个牛人都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只会让自己摇摆不定,裹足不前。

当我们把外在的声音关到最小,聚焦自己想要的,才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活得自在,行得坦荡。

2.期待的,会成为你的煎熬。

古典老师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总希望生活如愿,期待富有,期待成功,可到头来多半是希望落空备受打击。”

天不遂人愿,事难从人心。

凡事期待过高,只会让自己在一次次失望中备受煎熬。

人生常常有个悖论:你越期待什么,什么就会变成你的煎熬。

追求完美,势必会对生活的残缺失望;

追求世俗的成功,往往会被焦虑裹挟。

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走向,却可以随着境遇调节自己的心态。

就如纪伯伦所言:

“当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人生的一切才真的开始。”

把期望值降到最低,生活反而会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3.强求的,会成为你的烦恼。

如果有些东西踮起脚尖就够着了,那就去够吧,这叫做努力。

但非要跳起来才能够到,就别费劲了,因为无论你跳得多高最终也会跌落,这就叫强求。

许多时候,不撞南墙不回头,只能让自己浑身是伤。

一味强求兼取而不知舍,则无一物可取。

或许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在能平衡欲望与现实,不再去强求那些自己够不着的事情。

多年以前,沈复曾在《浮生六记》里写道: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时,得失难量。

人这一生,得失祸福全然无法预料。

凡事强求,只会徒增烦恼。

不如顺着时间的河流,遵循命运的节奏。

让一切顺其自然,内心自能泰然、安然、淡然。


4.

放不下的,会成为你的深渊。

央视主持人曾采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问他快乐的秘诀。

周老的回答很简单: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

人活到一定年纪,应该学会关上身后的门,把过往的恩怨都封锁起来。

王尔德曾说:

“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人。因为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人一生会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

我们应对方式有很多种,但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无疑是最愚蠢的那一种。

因为一个人留存的不甘与怨恨越多,就意味着能伤害你的东西越多。

学会翻篇,该放下的就放下,能淡忘的就淡忘。

不再凝视深渊,才能解救自己于深渊。

白岩松曾说: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命运,命运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回馈给你。

人若能不为得失累,不为执念困,不为过往伤,便可挣脱世间枷锁,得生活的自由。

点个小赞,余生,愿你我让一切顺其自然,在纷扰人间活得从容坦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