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妈妈有幸在原书首版发行时读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或许我会拥有一个更完备的性格。遗憾的是,这本书时隔近30年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当年的小婴儿如今都已步入妈妈的行列。而这些小婴儿,恰恰是身处夹缝的独生子女一代。怀揣着上一辈人的过度关心和过高期望,他们在渺小的人格中奋力挣扎。特殊的成长环境不经意间赋予了这一代人为人父母的天赋,他们小心翼翼地在上一辈的教育雷区中绕道而行,竭力避免那些不愿忆起的过往在自己的宝贝身上重蹈覆辙。
作为独生女,除了选老公之外,我所经历的重大人生选择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是的,我就是那种一边被母亲鄙视不能像谁谁家的孩子一样独自旅行,一边又被责骂天黑还不回家的孩子。如今身为人母,我凡事都要给女儿留有充足的思考和选择空间,借此抵消儿时遭遇的心理伤痛。小到酸奶的品牌和袜子的样式,大到周末的日程安排和幼儿园的选择,凡事女儿有能力自己做主的,我和老公绝不插手阻挠。于我而言,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失败案例已经足够多,自己都可以作为育儿畅销书的典型范本了。何况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随便便逛个论坛加个公众号,了解的育儿知识就足以匹敌三十年前的专家。拿书中第五章谈到的夸奖孩子的方法来说,大概目前十个家长中有九个都知道夸奖孩子应该具体,而不是泛泛地说几句“真好”、“真棒”。我真的觉得,以现在年轻父母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开放程度,实在不需要再读更多的育儿畅销书了。
《如何说》虽然在新颖性上不占优势,却符合了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无论是初为父母的零经验新手,还是身经百战伤痕累累的老将,只要想学习求改变,翻开书就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何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或懒人手册。每章后面都附有整章内容的简短提示,可供读者复印后贴在家中醒目位置随时提醒自己。为了帮助愚钝的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作者也真是操碎了心。
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关于惩罚的章节。记得有一次我帮女儿洗漱,为了阻止她边洗边玩,我便“威胁”道:“如果再不好好洗……”话音还没落,女儿便脱口而出:“就要受到惩罚。”我一边惊讶于她对惩罚二字的领会程度,一边暗自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是否欠妥。惩罚大概是每个家长都用过的手段,我们总是过于关注惩罚所产生的即刻效果,却忽略了它的负面影响。与“承担不良后果”的方法相比,惩罚违背了就事论事的原则,扰乱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不听话就不给买好吃的”、“考不好就不能去旅游”这样的说辞,表面上似乎能“拉孩子一把”,实际上却P101是一种干扰,剥夺了孩子自我反省这一重要的内在心理过程。孩子本应为他们的行为而感到遗憾,本应考虑如何补救,但惩罚却使复仇的渴望充斥孩子的心。更可怕的是,孩子可能因此摆脱内疚感,学会以惩罚“抵消”罪行。
读育儿书不仅能改善亲子关系,更能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平庸到老师总是没有评语可写。但第六章“乖乖女”的例子却使我意识到,“听话”本身也是一个标签。不知有多少“好孩子”为此放弃了自我,只为换取妈妈的一句称赞。现在,我要做的不光是停止叫女儿“小胖猪儿”,更是时候扯下自己背后的标签,重新和女儿一起成长。
纵观全书,漫画部分似乎比全章总结更具指导意义。以第一章为例,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作者其中一条建议是用“哦”、“嗯”等表示肯定的词语认同孩子的感受。看到这一条,恐怕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自己做的没问题。但如果翻看漫画中的反例,才知道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提问与建议。其实家长从来都不需要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要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就足够了。
知道得再多,不去做也是枉然。《如何说》提供的方法虽然可操作性极高,但适用面也相对较窄。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屡试不爽,孩子也在思考,会根据家长变化的行为和态度做出相应的反馈。比如在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一章中,作者建议家长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应为孩子创造自己探索的机会。我之前的做法与作者的建议不谋而合,但通过观察女儿的反应,我现在反倒不太愿意每次都为孩子设置“障碍”。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如果家长施压太大,反而会压制孩子的求知欲。何况,大人还有偶尔犯懒的时候,又何必强迫孩子时时刻刻做到完美呢。谈育儿归根到底就是谈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权变。只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善于表达爱与回应,所有的育儿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相反,试图以不变的方法应对多变的儿童,即使再灵验的方法也会有失效的一天。
尹建莉曾在《好妈妈》一书中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搬到别人家孩子身上往往失了效。问题并非出在方法上,反倒是家长一味照猫画虎不求甚解造成的。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正确系统的育儿理念,读书多了反倒是坏事。《如何说》只适合在短期解决燃眉之急,从长远来看,下足力气修炼内功心法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