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周末游了三个城市,长春,徐州,宁波。常常回味的是宁波。
宁波的海鱼很鲜。
清蒸带鱼,黄鱼,及其它小海鲜。没有花哨的调料,应该就是冰鲜后直接上屉快速蒸熟的。肉质很嫩,颜色也是纯粹的,鱼是鱼,虾是虾。都说江浙一带几百年的繁华和富庶主要体现在吃上,我同意,即便是家常饭店的普通蒸鱼都已经拿住我的味蕾。这种级别的食材在北京本身就很少见。尤其带鱼,我已经放弃多年了,更没吃过清蒸的。但这里著名的生腌螃蟹我就受用不了了,比较腥,尤其是粉色的籽,我只尝了一口就放弃了。
宁波是曾经走在时代前沿的城市。
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钟鼓楼——中式城楼跟西式钟楼就这么煌煌然嫁接在一处了。是哪位设计师能有如此大胆的设计?看过介绍后明白了,不是设计的,是改造的。
海上茶路起航地。宁波曾经是世界第五大港口之一。
雄伟瑰丽的天主堂,是我在国内看到的最漂亮的教堂。
宁波城隍庙是供奉最周全的本土庙宇。
城隍庙几乎是完全开放式的,看不到管理人员。从进门开始依次供奉日巡夜巡,司年司月司日司时,正殿供城隍,后殿供城隍和娘娘(原来他们是夫妻),配殿供太岁(我第一次知道太岁是每人负责守护一年,共60个甲子),还有财神,月老,以及本地历史上四位德高望重的市民领袖。从神到人面面具到。
庙中戏台穹顶是朱金漆盘龙造型,像十几条金色锁链盘旋而上,极具本地特色。
宁波曾经生活着河姆渡人。
这一片木桩就是干栏式建筑底部支架的遗骸。木桩打在泥泞的湿地上,木桩之上铺板建房,这样不仅可以隔潮,还可以防止动物袭击。这跟红山文化的半地穴建筑有明显区别。
遗址博物馆规模不大,只有一层,实物、模型和视频声光展示复现了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布展效果极好,适合慢慢玩味。
博物馆纪念品也很有特色。由此可见当时的人类很有审美意识,精神生活一点都不乏味。
骑车在城市里穿梭了两天,城市相当干净,整洁。老外滩对面的老树成行,树荫浓密。值得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