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学学的是软件工程,所以2014年本科毕业后就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程序员--iOS开发工程师。到现在快4年了,从助理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话说这样一直走下去也不会混的太差。但今年5月份我还是决定一定得往产品这个路线转,并不是觉得自己在技术这条路线上混不下去,而是我就是喜欢做产品,她不会像技术那样相对被动务实,做产品可以让我去琢磨用户,让我了解如何做用户,可以让我看的更多,也可以锻炼我的沟通协作能力,更多的让我去面对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为什么会是在你工作了4年后再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转会不会已经有点晚了,毕竟市场上已经一大堆产品经理了。面对这些疑问,我只想说,不管我做还是不做,2020年终究还是会到来,所以为了不让以后的自己还在困惑甚至后悔,那就去做吧,大不了就是失败呗,更何况我还是相信自己能做好的。
废话太多了,下面我就来总结下近段时间学习的一些内容吧:
用户分析
1. 用户反馈收集
- 公开渠道(勤搜索、关键词订阅、使用检测工具):App Store,AppAnnie,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新浪微博,贴吧等
- 半公开渠道(定期搜索关键词、分析用户评论):用户评价,产品群等
- 私密渠道(定期和一线用户进行沟通、自己去一线体验产品):用户投诉,邮件反馈等
2. 用户调研
-
明确调研的目的
- 背景:处于一种什么情况下?是否必须采用调研来解决问题
- 目的: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选择目标用户
- 典型用户:通过用户画像找到典型的用户
- 目标用户:用户的时间、地点、配合程度,了解清楚再进行约见
- 邀约用户:直接说明目的
- 用户数量:5-10个,不宜扫网式
-
猜测用户问题
- 用户可能得问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发现问题
- 可能得解决方案:猜测解决用户问题的手段
- 确定访问的提纲:聚焦开发的话题
- 访问的题目数量:线上10-20,线下5-10
- 尽量通过还原用户过程进行访问
-
准备调研内容
- 本产品的已知问题:用户的操作习惯、消费习惯和过程,原因
- 本产品的未知问题:用户的使用痛点是什么,什么操作会让他们感觉很烦,用户愿意掏钱干什么
- 竞品的已知问题:用户在使用两者过程中的直观体验,差异
- 竞品的未知问题:用户如果转移到竞品或者本产品使用,放弃另外一方的原因是什么
-
现场调研
- 了解用户使用过程、复原当时的情行
- 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设,然后进行提问
- 对有效的信息反馈给用户,并进行深究
-
调研报告
- 记录单个用户调研情况
- 汇总用户调研的过程和得出结论
- 提出行动计划
-
如实还原,积极反馈
- 用户是怎样出现问题的
- 提出改进计划,并及时反馈,出解决方案
需求挖掘
- 欲望如何满足:通过需求分析找到最简单的满足用户欲望的方式
- 思维导图方式整理需求:从用户的问题,用户的场景,潜在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
- 需求的优先级排序:从使用频率,开发难度和效果,产品的价值和对用户的了解程度
- 数据分析挖掘:对产品和用户更精准的了解
产品的调研
-
功能点调研(得出结论,对自己产品的价值)
- 目的性明确
- 注重底层逻辑流程
- 用户需求如何被满足(用户群、为啥用户会用、好处是什么、怎么使用)
- 重业务流程
- 交互体验
- 突出亮点
-
独立产品调研(快速熟悉自身的产品、快速找到并了解竞品)
- 目的性明确
- 注重底层逻辑流程
- 用户需求如何被满足
- 重功能迭代过程
- 重产品结构
- 运营逻辑
-
个人调研(偏功能点)
- 新的功能点有哪些?最关键的是哪个?
- 用户、需求、背景是否被满足?
- 底层逻辑,产品流程大概是怎样的?
- 产品的亮点是什么?为什么?
- 数据的表现(可选)
- 得出结论
看产品,一般自上而下了解三个事情:
- 产品的形态:一般只有一个(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比如闲鱼->卖二手货)
- 业务逻辑:有多条,也可以叫核心功能模块,比如:发布商品,IM,商品展示,等等
- 业务流程:功能点的流程,上传商品照片,一键发布商品,等等
功能和流程
-
针对已有功能优化
- 分析产品功能的现状和逻辑
- 现状的功能有什么问题
-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 最后的结果改怎么评定
-
完整小功能设计(对外【体验】、对内【效率】、对商业【付费转化率】)
- 明确产品功能的目的:对用户,对平台,对商业有什么好处,列出清单,考虑是否值得去做
- 梳理功能的基本逻辑:功能的基本逻辑,用户的使用路径,数据的流向
- 调研相关产品的功能:看是否有能借鉴的
- 制定和选择方案:先把核心功能列出来,根据开发量、效果和产品所处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案
- 原型设计和需求文档:根据确定好的方案进行原型图的绘制
- 运营推广方案:找到推广的位置,确定推广文案,明确推广的效果
原型设计和PRD
业务流程图 -> 页面流程图 -> 原型图
- 页面流程图:1、回到业务流程,明确主线业务;2、明确各个页面的关键动作;3、沟通和优化
- 原型图:1、明确本次需求的用户和场景;2、认真研究分析需求的业务流程;3、完成页面流程与目录;4、确定页面的框架;5、确定交互细节;6、讨论迭代细节修正
- 需求文档:1、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分析;2、本次需求的目的和功能列表;3、流程与所处产品模块关系;4、功能的详细介绍;5、简单的用例;6、考核指标与计算方法
项目管理
-
评审会流程:
- 需求背景
- 用户与需求
- 功能模块
- 讲流程
- 原型与交互
- 数据指标
- 需要谁支持
- 预计上线的流程
-
上线邮件:
- 直白的标题(产品+版本+卖点+动作)
- 清晰的内容(背景、开发过程、功能清单、后续计划)
- 有对比的数据(上线前后的数据对比)
- 表扬要有技巧(定位到某个具体的人)
- 细节做得好(测试账号、推广内容、使用帮助)
上线前后准备
-
通知到位:
- 人:各路小伙伴都要通知到位
- 物:各种物料和文档都要准备到位
- 事项:后续需要谁支持都要通知到位
-
数据分析:(让事情变得可控,多思考,多分析)
- 对指标进行拆分,自上而下,层层拆分
- 对目标进行拆分,保证能落地,能够被自己掌控
-
种子用户:
- 找种子用户的原因(体验无法保障、推广效果差、产品氛围)
- 理想种子用户的样子(容错力、积极性、影响力)
- 怎么寻找种子用户(线下、价值观、邀请码、媒体)
- 对种子用户的侧重运营方式(参与感、重视感、加强联系)
合作与沟通
- 产品设计,理想和感性的碰撞
- 研发工程师,GEEK的世界
- 运营团队,产品的指导老师
- 怎么提问
- 具象且可被回答
- 问题背景清晰
- 中立看待 不设立场
- 提问之前 自己先思考
- 明确提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