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送儿子去上兴趣班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跟表姐语音。那天正好是江苏省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的日子,外甥女填的志愿有两个正好踩线,表姐很焦虑,不知道能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我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安抚表姐。
正当我跟表姐聊得起劲的时候,坐在后排的儿子突然朝我发飙了:“要你去管人家的闲事干嘛!”我一下子懵了,这孩子怎么回事?本能地我回击了:“哎,你怎么回事啊?”后排一阵沉默。。。。。。
不对啊,平时这小子也是很关心外甥女高考的情况的,一直把她当成标杆,今天怎么会如此反常?我调整了一下被攻击后想要反击的心情,平和地对他说:“你好好体会一下,刚才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又是一阵沉默,我耐心地等待着。终于,后排传来了儿子幽幽的声音:“我觉得你一边开车一边聊天,太不安全了。”
原来如此!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他刚才的情绪。老妈一边开车一边聊天,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他很担忧,可能在那个当下自己没有意识到,只知道老妈不停地发语音让他很反感,于是他爆发了,直指老妈多管闲事。
理解了以后,我把手机放到了一边,告诉他我做得不对,不应该开车的时候聊语音,给他带来了不安全感,同时也告诉他,下次他可以直接跟我表达这种不安全感,而不非得通过发脾气来表达。
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来,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有它形成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不一定会呈现在表面,很多时候需要细细地去挖掘。如果我在听到儿子发飙的话后没有给他机会去体会情绪背后的真相,我也没法了解到他的担心,没法安抚他的情绪。如果在他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后遭到了我的训斥,下次他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再表达。
其实当儿子攻击我的当下,我也是有情绪的,我下意识地问他怎么回事。我想当然地把问题归到儿子身上,而没有第一时间觉察到问题来自于我自己。所幸的是,我给自己的情绪、儿子的情绪一个容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找到了情绪的真相,化解了它。
情绪,不可避免地每个人都有,当自己处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不急着找对象去发泄,先与情绪共处一段时间,细细体会一下情绪的来源,真的只是被表面的事影响的吗?没有内在的其它原因吗?就像上一次的团体心理课上,因为带领者没有正面回应一个成员的抱怨,我出头打抱不平。后来我细细体会了一下那份想要出头帮那个成员的情绪,并不是真的只是想帮那位成员,而是我内在对带领者有很高的期待,想看看她是如何处理别人的攻击性的,结果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伴随而来的是一阵深深的失望,所以我跳出来一起攻击了带领者,以此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失望。当发现了自己情绪背后的真相后,我释然了,带领者也是人,她不是神,她也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并不是全能的。带着这份理解,我与自己的情绪合解了。
所以,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时,先别急着下结论,也许情绪背后的真相并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试着去探究隐藏在情绪背后的真正的东西,我们与理解便又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