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孵化器现状:
1.场地提供仍为孵化器主流服务
目前场地的提供仍然为孵化器基地的主流服务,而创业培训、管理辅助以及行业信息也是当前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的主要服务。而在设备提供、财务辅助服务方面则占比较少,仅为16.3%和14.3%。
2.由沿海城市向内陆辐射
在孵化器建设方面,作为国内经济发展重要地区,北京、广东理所应当的领跑于国内其他省市。当前孵化器建设主要以沿海地区分布,同时向内陆城市逐渐辐射。而作为孵化器重要扶持领域—互联网领域,江省地区的孵化器建设情况也处于国内的前列水平。
3.资金是创业者最迫切需求
65.5%的创业者希望孵化器为自身项目提供融资上的辅助,包括在融资策略的知道以及资本对接渠道上能有更强力的支撑。另外,在营销以及创业计划的指导上,创业者也希望孵化器能有相关的服务。
4.挑战与机遇并存
据相关报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孵化器“地库”转让出局;拓荒族创业咖啡馆因经营困难而欠薪等问题可能面临倒闭;上海八六三软件孵化器两股东退出,并挂牌转让股份……
5.两极分化现象突显
政策春风吹拂下,孵化器生存发展现状现矛盾状况;一边是红红火火的创业热潮,一边是一批创业咖啡店、众创空间、孵化器面临倒闭出局困境,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原因:
1.经营模式有问题
孵化器经营模式经常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缺好模式好团队,团队经营能力、经验不足;以收取租金为主,资金链易断裂,资金流转易陷入困境;依靠股权变现的模式对于资金并不足以支撑长期运作的空间,会面临运营维护的困境。
其次是行业资源对接不足,许多危机孵化器、创业咖啡馆所能利用资源太有限,盲目模仿复制,缺乏依托大企业、高校丰富资源和经验的优势,无法帮助创业团队取得关键性的发展。
再者是运营状况不佳,无特色、品牌等作支撑,纯复制类型的创业基地导致竞争力不足
2.项目参差成恶性循环
入驻项目形式多样,良莠不齐。面对创业风潮,部分孵化器的入驻项目涵盖了互联网、医疗健康、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但实质上孵化器内不少项目空有想法,缺乏明确盈利模式和运营规划。
入驻率低,工位闲置。不少孵化器的工位还处于空窗期,入住率不超过40%。初创团队多为3~5人的小公司,许多名气不够大,位置偏远,对创业者来说吸引力并不算高,伴随着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潮来临,有工位需求的创业团队越来越少。
3.同质化破坏核心竞争力
项目引进筛选机制缺乏,许多孵化器以租让物理空间盈利的模式,这往往让其忽略了对创业团队及其创业项目的筛选。为尽快租让办公工位以获取租金维持孵化器运转,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孵化器往往会盲目引进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质量的参差不齐,优质的创业团队对于孵化器的需求并不强烈,同质化的创业服务让孵化器失去核心竞争力。
4.过分依赖政府扶持
政策理性支持催生小型孵化器生存困境,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在鼓励创新创业上均有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而国家政策趋向理性,投入上针对性地给了市场上更为优秀的孵化机构;
于是对于小品牌的小型孵化器,由于自身对创业者服务水平低下,得到政策扶植的难度由此加大,生存状态极为艰难。
目前部分孵化器空有赢利的心,却无与之相对应的实力;尤其在一些非一线城市,不少孵化器均以政府为主导,但在缺乏地方资源还有技术支撑的情况下,该部分孵化器仅仅是打着“助力双创”的旗号,从政府手里占得建筑用地,但实质上无法产生有效的收益或者产出。
5.企业服务“名存实亡”
许多孵化器,仅仅能提供办公空间,缺乏专业创业服务咨询、培训、融资、资源对接等条件,没有提供实质服务,难以帮助创业团队真正成长起来。很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却基本相同,大都是免费或低价场地、工商代理、项目路演、融资辅导、导师服务等。
国内成功创业孵化器
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办公空间1700多家,其中优客工场、SOHO3Q,百度创新中心等占据着“独角兽”的位置,
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梳理了下目前市场上的空间创始人背景,我们发现了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1、地产商家族,以SOHO中国、万科、绿地为代表的开发商派,写字楼存量固然要去化、要盘活,但是几千平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存量,可谓九牛一毛;
2、二房东家族,共享办公市场上最早的草根派,通过便宜租赁旧厂房、旧办公楼,以社群营造为核心在市场上谋生存、求发展;
3、创投系家族,从最初的四处找优质创业项目,到做个空间,将他们聚在一起,一边辅导一边甄选,提高孵化率;
4、媒体系家族,以36氪为代表的,从为创业项目做推广,到自己做空间,进行孵化。
四大家族,空间内产品表现几乎无差,但运作机理却是千差万别,同是一张桌子,地产商看中的可能是桌子背后人的居住的需求;二房东看中的是桌子背后人的共享链接的需求;创投系家族看中的是桌子背后创业团队的创投孵化的需求;甚至媒体系家族看中的则是桌子背后的团队对媒体传播需求。
关于运营状况,各家都在以高服务和细节品质与资源链条支持为主打,但不得不说的是,运营是个苦力活,无论是巨头还是初具规模的孵化器空间运营商,都在逐渐开始青睐和运用智能管理系统。
随着物理空间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人力成本、运维成本都在加升,且有大量数据产生和涌入,那么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就显尤为重要。高效地管理空间,和物理资产,与入驻企业,实现客户沉淀转化,并达到运营监管、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市面上运用智能管理系统的孵化器和共享办公空间占到30%—40%,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是企业盒子研发的资产与会员管理系统——“盒子管家”。企业盒子这套系统有别其它同类型产品的是,盒子管家系统专业面向孵化器、共享办公、产业园的空间运营商开发的。
创客空间系:
创客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2010年创客空间进入中国,向硬件高手,电子艺术家,设计师,DIY爱好者和所有喜欢自己动手捣鼓各种东西的人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社区,根据兴趣共同开发有趣和富有意义的项目,同时还举办包括电子、嵌入式系统、编程和机器人等不同主题研讨会和培训,并提供运营代理、融资支持和销售平台等运营服务,使得项目能够产品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优客工场等。
运营方式:资源集合+会费+众筹
适用人群:产业链复杂、技术门槛较高的创业团队。
案例: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寓意“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自由开放的协作环境,鼓励跨界的交流,促进创意的实现以至产品化。空间提供基本的原型开发设备、电子开发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并组织创客聚会和各种级别的工作坊。柴火创客空间现在拥有开源硬件、Linux及嵌入式开发、物联网、绿色能源、城市农场等多个主题,并在不断增加中,成立5年已经吸引1万多人参加活动。
开源:1.提供软,硬件的资源支持,也就是资源共享 2.可以与众多创客分享行业信息,经验交流。3.支持创客安家作业。
现阶段国内的大环境是大力鼓励与支持有想法的创业者去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创业政策方面政府是相当放开的,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以及一定的政策扶持,使小微企业创业者也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会轻易还没产出自己的产品就就被外界环境所淘汰。
未来发展趋势:
1.一线城市势力逐渐向周边辐射
未来孵化器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线城市,尤其一些拥抱一线城市资源的二三线城市以及有地方政策扶持的区域,将率先产生优势效应。与此同时,这些区域孵化器还可以与地方产业集团建立良好的互动,为其推荐优质的孵化企业补充业务线。利用一线城市孵化器的辐射能力,城市之间的创业能力将形成较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进全国创业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小城市的小微经济体,将成为创业潮流中一大重要群体。
2.内部孵化企业互动性增强
孵化器内部孵化企业之间将形成较强的互动性,企业入驻孵化器后除依赖孵化器提供的有限办公场所、技术、财务、HR服务帮助外,还应该利用入孵企业自己手中的创业经验来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孵化器内部将进一步鼓励入孵企业创业者互动,在广泛对接各种社会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孵化企业之间搭建更为广泛的人脉网络,实现资源有效匹配。
3.走向专业化、垂直化
经一轮市场“大洗牌”后,中国孵化器逐步朝着专业化、垂直化方向发展。这类孵化器在为创业者的项目评估之后,给予创业建议,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优质的项目甚至提供免费咨询,或者提供种子基金,或者推荐给其他创投人,起到一个中介推荐项目的作用。垂直化的孵化器具有更明显的产业优势。其孵化的产业选择门槛也正是其对外营销的一个策略。同时提供的共享设备资源,行业资源,人脉资源相较综合型等更专业,利用率也更高。在孵化器内的创业生态将形成不同创业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果。
4.优质服务,良性循环
相较国内市场化运作孵化器面临的资金运作压力,未来孵化器在对入孵企业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还将具备投资和FA职能,一方面孵化器对入孵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较为了解,可以直接的了解到入孵企业的财务状况,实现了投资风险的最低化,另外市场化运作孵化器在解决资金压力后才能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充分的创业服务,尤其在孵化器有资金周转后可以为孵化企业进行更多的品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天使投资和创投机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