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描述了一座青山迭出、绿水环绕的小城,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如处桃源。

   《边城》将自然美与人情美集于一体。而比那疏影婆娑的篁竹、夜幕上嵌着的星子和如银的月色还要美的,我以为是那渡船、那屋后的白塔——是老船夫与翠翠这祖孙二人之间的亲情。祖父将翠翠一手抚养长大,深沉的爱顺着河水渐渐流淌开了。翠翠呢,也依恋祖父、关爱祖父。翠翠在岩上吹着竹做的竖笛,而祖父将船撑到溪中央,哑声唱和的画面,实在是比茶峒的任一座山任一溪水都要美好的景致了。

   祖父盼望着翠翠的婚姻幸福,因而替她作了不少努力,向杨马兵探听消息,再三拜访船总父子,又捉摸翠翠初开的情窦。我疑心是个误会毁坏了这一切:那天夜里的情歌是谁唱的?天保是为了什么而死的?自此就好像端午的雨幕将碧溪岨同山城隔阂了似的,谁也看不清谁了。

   老船夫在雷雨将息时死了。也许怀揣着他自己的疑惑和遗憾,但最放心不下一定是孙女翠翠。翠翠的婚事怎么办呢?若她真如她母亲,丢下渡船跟人跑了怎么办?自己还能像当时说的那样撑了船,顶着大风大浪去寻她回来吗?………

   待到雨住风歇,白塔塌了,渡船丢了,祖父也没了。翠翠于是大哭起来。

   回想书外的人们,血亲之间大抵如此。只是他们的世界物欲横流,多是追名逐利的人,少有人意识到,其实人世最珍贵的东西之一,正是触手可得的亲情啊。多谢沈从文先生,教我懂得了这个道理,而如今还不算太晚!

   近日入睡前,脑中总浮现着同一件事情:圮坍的白塔既已重新修好,渡船也拿竹编了新的,傩送二老或许确实不会回来了,翠翠总不该还在梦中摘虎耳草吧?我更愿意相信,她在梦乡中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祖父的曲子来不及吹完,就走到船边去,预备渡人过溪了;而她在岩上拾起祖父丢下的竹管,锐声喊着: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2017.2.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边城》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写于1934年。小说充满着湘西乡土味,乡土情。书中描写的是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
    饭厅阅读 817评论 3 10
  • 边城这一本书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凝聚了沈老的心血。 书中大部分内容讲的是翠翠的爱情纠葛。在茶峒里,有一个很...
    刘洲豪阅读 372评论 0 0
  • 茶峒,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却包含了沈从文先生如此深沉的怀念! 边城,讲诉了在茶峒城发生的故事。翠翠一天天长大,她的祖...
    旋转世界阅读 412评论 7 2
  • 有幸在微信朋友圈,让我知道有一种读书叫有书共读,也让我有荣认识及了解沈从文先生,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他融写实、纪梦...
    刘辉_2f83阅读 250评论 0 0
  • 冬日阳光温热,冬日的风轻柔,冬日的天蔚蓝,可是说不出的清冷。心像是被棉花包起来,堵的慌,也很累。不知道该干些...
    秋雨萧瑟_阅读 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