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日子,忙着围着别人的文字和自己的工作旋转,一直没有自己静下心来读书写字的时候,就在这么一个可以休息片刻的周末,回到了久别的简书,看到了满屏幕的冰书行动,对于正在房间里吹冷气的我来说,冰书行动这个字眼显得有些过于清凉了,犹如浸润在冰水中的西瓜,可以慢慢品尝,然后静静回想一下过去。
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毕业后两年,基本是处于一天读至少一本书的“渴书期”,那时候电脑不如现在那么普及,我读书的减少和电脑进入家庭的时间是那么吻合,而现在再也没有一天读完一套4本金庸的那种速度,也不会有一本喜欢的书连读32遍的那种乐趣,甚至不可能会去文庙买一堆喜欢的书,然后一个弱女子扛着一箱子书辗转回家的气势,又或者同时拥有3个以上图书馆的卡,轮流借书或者到那里泡上一天的闲情。
我的书去哪儿了呢?
1. 《365夜故事》,我的记忆会回到童年借住在老旧巷子的深处,父母依依不舍地离去,我的手边放着一本《365夜》故事,于是一年级的我低头收回心中的不舍,把自己深深埋在故事中,那时候书成了逃避现实的港湾。
2.《银河列车999》,到四五年级我已经看了学校图书馆大半的书,记忆中有《福尔摩斯故事》和《镜花缘》(古文版),但是独独对这本薄薄的故事书情有独钟, 记得文章中的男孩铁夫相貌丑陋,但是却是地球上所存不多的真正人类,在母亲惨遭机器人类猎杀后,他踏上了银河列车之旅,一路领略了无数神奇星球的人文风貌,到了最终,他却变成宇宙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这个故事无疑对童年的我是震撼的,对于个人和群体的观念有了模糊的理解。顺便说下,我始终觉得这个故事有着宫崎骏的风格,但是意义要深刻得多。
3. 《红楼梦》,刚接触的时候还在小学三年级左右,翻阅的是连环画,背景是母亲跟着收音机唱着越剧:“问紫娟,妹妹的鹦鹉今何在?”那时候对这部片子不熟悉,因为母亲朋友之一是越剧电影红楼梦的制作者而家里追捧了好长一阵子,我也是陪着红楼梦的故事慢慢长大。初一时候提起想读《红楼梦》,心仪的男同学立刻满口答应说:“我家有,我偷出来给你看。”于是,就怀着这种心理读了第一遍《红楼梦》,也许有着这种暗恋的心情伴随,这次捧读《红楼梦》自是入书三分,不能自己,后来把红楼诗词都抄出来背诵。到长大后,仍旧是每隔一两年去再翻一遍《红楼梦》,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境。
4. 《飘》,读的时候书的名字还叫做《乱世佳人》,里面的斯佳丽被称为“郝思嘉”,这种乡土气息十足的翻译,让我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遥远的美国故事,而似乎就发生在附近的乡村中。对于初中的女孩,读这本书显然有些过早,不过多年后我和朋友仰脖观看电影时候,被画面和故事彻底征服,那时候回忆起斯佳丽在书中的喃喃自语:“我不会再挨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种强大的美国理想也植入了我们少年的心扉,不愿向现实轻易低头,也许也成为我后来对待工作忍耐力十足的源泉。
5. 《绝代双骄》,我是看闲书长大的,没书看的时候低俗小报甚至夹缝广告也可以看上半天,所以有种文字强迫症。而《绝代双骄》的欢快气氛却让我沉迷其中,结果反复看了32遍,那时初二的我早已经翻完了金庸,却直接喜欢上了古龙,喜欢他文字的跳跃性和故事的离奇叙述能力,而且很有电影画面感,困惑的是为何他的书都没有结局,后来读了他的传记才明白原来他写故事一向有头无尾,才华横溢却浪荡不羁。到年龄渐长,才渐渐更喜欢金庸。对了,小学阶段最喜欢的武侠小说是梁羽生的,省了十天的早饭钱买了套《白发魔女》,结果借给同学丢了,难受了半天,后来买了《萍踪侠影》就再也不肯借给那个同学了。
6. 《人皆有死》,中学阶段在家附近的小图书馆翻书,把凡尔纳,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的所有书都翻了个遍,当然我还是更喜欢简奥斯丁超过夏洛蒂勃朗特。一度翻了所有能找到的所有侦探小说,不管本格派还是外国古典侦探小说,古代的X公探案传奇都看完了,有字皆文章,还把《隆美尔传》和《1999不战自胜》(尼克松说美国如何征服中国的书)等翻看了一遍。但是印象最深刻的书是西蒙波娃的小说《人皆有死》,说的是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在世界上的生存过程,这本存在主义的小说中的颓废、绝望又混杂着希望,让我难以自拔,那时候考虑的观念是”如何不朽”,这也是我后来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不朽”的原因。后来,在对西蒙波娃好奇的情况下,还读了《第二性》,《女房客》和《西蒙波娃传记》,而传记的第一册不知不觉影响了我的人生。
7. 《魔山》,在喜欢欧洲作家的时候,茨威格和托马斯曼都先后进入我的视线,尤其是《魔山》,这本厚厚如砖头的作品一直是我的心头最爱,没有之一。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记得放下书本之后可以呆呆坐到天黑,感觉到内里的灵魂已经不属于自己,似乎飘荡于书中尚未回归。这种异样感久久才消散。托马斯曼的短篇,如“死于威尼斯”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8.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现在的翻译名字已经变成《不可承受之生命之轻》,而电影名字是《布拉格之恋》吧。几乎看完了所有米兰昆德拉的书,每本都不下于5遍,《生活在别处》,《不朽》,《为了告别的聚会》这些都是大学时候最好的精神食量。在教室里一遍遍在书上划出最喜欢的字眼,想象着属于自己的未来生活,看着教室的窗口,有种把滚烫额头贴在冰冷玻璃上,看着窗外的冲动,似乎窗外才是我真正的生活,虽然和我只有一窗之隔,但是又永远无法企及。作为个体的我,怎么能不跟随共同体,来寻求自我的声音?
9. 《挪威森林》,其实文笔上我更喜欢川端康成,而不是村上春树。川端的《古都》《雪国》等都有着属于中国的古典文字意境之美,而村上总觉得有些浅白。但因为村上让我邂逅了喜欢村上的伴侣,然后一直携手至今,所以放它也不为过。到如今,有村上的书总去买一套。后来他送了我一套”平凡的世界“,也很喜欢,这里也记一笔吧。
10. 诗歌,诗经,五代唐诗宋词元曲,海子的诗,英诗选,先锋派诗歌 ...... 这些可能都源于两个源头,一个是某个盛夏午后我翻开了《诗经》,从此爱上了古诗,而又一天我在旧书地摊上顺手捡了本《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这本里面有着英伦剪影的雅致诗集又让我爱上了国外的诗,在多年后游山玩水,背包行天下的时候,发现那些诗句意境浸入了我的骨血里面,看到眼前景,念及心中诗,才知道诗不仅是静坐捧读的,更是行走的足迹,可以把那种感受传至五湖远,四海遥,天地廖廓,心灵静谧之处。
其实记忆中还有那么多与书为伴的记忆,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这么美好的享受丢了呢?近几年读书都是那么功利,为工作读书,为休闲读书,为提高自己读书,而那么享受的读书时刻究竟去哪里了呢?
祭那些心中雪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