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让人揪心的《红楼梦》
想想,文字还是不要读了,就听听书吧。像《红楼梦》这种大书,读上十天半个月必须集中精力、废寝忘食才能够读得懂,不然,只能在读一遍后,从此不想再去拿起,太复杂了。不说其中的建筑哲学、生活美学、为人处世,仅仅里面的人物关系,就够画一大张思维导图了。还记得在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读《红楼梦》的经历,一直到今天都清晰记得大汗淋漓中完成的人物关系图,现在才知道那叫“思维导图”,看看一个《红楼梦》把人逼成啥样子了?
小朋友听《红楼梦》,我的那个揪心呀,唯恐这个青春期的娃娃给我读出来一些不该读的东西出来。一个人听书,爷爷奶奶跟着沾光,都是爱学习的人啊,问题也一个一个读出来:为什么说宁国府里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妈妈能告诉她爬灰就是公公跟儿媳妇儿关系不正常吗?能告诉她秦可卿在《红楼梦》里头章节不多,但是戏份很多,故事耐人寻味么?能告诉她养小叔子就是叔婶关系不正常吗?这故事里头的这种关系多了去了……唉,真是让人心烦。
“贾蓉跟王熙凤是啥关系?”又开始问了。
“贾蓉和王熙凤啊,婶侄儿关系啊!”
“可是王熙凤喜欢贾蓉啊!”
好吧,贾蓉是秦可卿的老公,秦可卿是王熙凤的闺蜜,王熙凤跟贾蓉是婶侄儿,你自己捋吧。王熙凤是胭脂粉中的英雄,其能力不仅仅在于会管家,会察颜观色呢,还会……迷死个人,比如迷死贾瑞。明显说多了。这算不算人生第一次跟自己的孩子探讨情感话题?
唉,王熙凤对贾蓉何止喜欢?这么一个给贾琏戴绿帽子又乱伦的关系,让妈妈如何给你解释得了呢?我都害怕她让我跟她画一幅人物关系图,如果能读出来“王”字辈和“草”字辈,就能跟清楚这些人之间的辈分关系了,可是真要给她把辈分列出来,好吗?
呜呼哀哉,真是太难了!好在现在的孩子不在乎乱七八糟的关系,只在乎谁喜欢谁。
《红楼梦》要不要读?一直是语文老师们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大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关注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必然就不一样。
很多时候也在想,适合学生读的经典很多,中国的外国的,举不胜举,未必没有四大名著经典。至于四大名著,应该是成年人眼中的衡量吧?应该更适合成年人去阅读!可是在这样如此功利的社会里头,总是用成年人的思想急剧的进行着揠苗助长,因为人成年了,很多时间就不能用来读书了,所以经常告诉孩子,在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使劲儿读书,却唯独忘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突然想起来,中学老师不让《白鹿原》,很多人偷偷读,发现老师读的时候还挺奇怪老师的作为,即使自己不能读,也要议论议论今天哪个老师的书桌上居然有这本书;后来不让读《金瓶梅》,一部分同学也悄悄地读。越是不让读的书,越是想去读,对于曾经很听话的人来说,总算盼到所有的学校都毕业后,没有人管了,第一时间就去读曾经不让读的书。
看吧,写着写着,自己都矛盾了。如果现在不让她读,会不会也会出现这样悄悄读的现象?然后阅读越上瘾,各种瞎猜测胡乱读?唉,唯有引导吧,用心良苦的巧妙引导!
读个名著,让人煞费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