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关于如何孩子学习成绩保持和驱动力的问题,孩子现在的成绩很好,可是无法保证孩子的后续学习动力。如何在孩子小学升初中的过程中保持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等等。
我们身边有很多案例,孩子在小学的时候甚至初中的早期都能学习成绩优秀,可是走着走着孩子的成绩就落下来了,无论家长和孩子如何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这些孩子因为起点很高,所以无法接受自己被不断超越的现实,也不能接受自己成绩无法提升的现实,更不能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点的转移。他们不再是众星捧月下的骄傲,不再是所有人的榜样 。甚至被质疑学霸也不过如此。
这对孩子的心理简直是致命性的打击,所以孩子就不愿意再走进学校,不愿意再继续学习,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放弃学业,自暴自弃,或者郁郁寡欢。有些孩子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
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我们小时候经常遇到,相信现在的学生中也会存在,很多女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子却很快赶上来,并且保持遥遥领先,女孩子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却很难再追上去。
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让孩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自从学习了七感学习法后我对这一切有了很好的理解,我们当下所有的行为和学习都是来自我们感官的反应和回应,我们交流的传输是通过我们最明显的五种感觉实现的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5感,我们是我们所看,我们是我们所听,我们是我们所品尝,我们是我们所闻,我们是我们所触摸感觉到的 我们是我们所思考 ,我们是我们所直觉到的。
而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到的第六感,也就是直觉,其实是来自我们潜意识的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在我们大脑中融合,所以你越是能了解自己作出的选额,你越是能够更好的构建并掌控你的大脑,这句话是来自《学习的革命》作者珍妮特沃斯。
我们说一个人或者孩子很聪明,就是他耳聪目明 ,所以视觉和听觉学习力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需要有能力去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同时也要区分不同的细节,不幸的是,当我们感觉到压抑或者收到威胁恐吓,这一过程就会被我们的情绪(杏仁核)完全破坏,我们也需要有区分感官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时间和经验才能获得。
听觉和视觉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需要经过对它们进行有效保护,如果已经破坏,就需要被刻意抢救,才可以让孩子的聪明的部分恢复,这也是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大脑进行升级或者刻意练习的重要原因。生活中我们大量电子屏幕和产品的应用,还有我们生活环境的干扰,都会让孩子的这些学习能力削弱 。
我们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跟周围环境的身体接触,通过拥抱和抚摸,能激发我们的触觉和大脑中相应的区域,这种大脑和触觉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来建立,比如浇铸粘土,构建模型,愿意,弹奏和拆装东西,手工,都可以提高我们的智商,克服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增加自我效能。
嗅味觉对于孩子的学习专注力很大影响,还有对孩子的体验的感觉有很大关联,例如即使玫瑰和香水的味道,有些人也会产生不愉快的反应,对环境的过度敏感,使得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做事情
除此五种感觉之外,我们在感统里还提到,前听觉和本体感对人的情绪和语言,逻辑思维和内驱力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前庭觉是又叫平衡觉,空间知觉 。是掌管我们身体平衡,对我们接收的信息进行过滤整合的过程 而本体感是指我们身体内在的工作方式 对姿势,动作和体式的感觉包括身体对大脑的反馈。我们可以不用直接看也能移动我们的胳膊和大腿。能够开车,能够开门,能哦股骑行,不用刻意关注就能协调身体的部分 。而学习困难的人,通常会本体感受不太好。
讲了这么多,是因为这些感觉的都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的。
回到我们文初的话题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高起点低落点的学习成绩呢,因为很多高起点的孩子对学习特别重视,在他们的生活中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复习功课上,没有时间去户外体验鸟语花香,没有时间进行运动,没有时间进行丰富的感官刺激,他们的七种感觉都没得到有效的刺激,所以大脑的神经网络并没有有效建立连接。只是通过强化识记和重复学习来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个效果是有限的,并且长时间枯燥的学习,让孩子心力交瘁,内驱力也慢慢消失殆尽,没有了内驱力,完全靠外力或者意志力,孩子的学习没有了动力,很能坚持。
而有些孩子在早期更多的是用在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和玩上,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感官刺激让他们的大脑神经网络四通八达,他们只是没有开始学习,一旦开始学习了,就会学习效率很高,掌握知识技能事半功倍。自然也就能够保持很好的动力和学习能力。这也很好的阐述了那句话,会玩的孩子才会学 。这种玩不是指电子产品和室内,而是户外丰富多彩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