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形容时移事易,有一句诗句,读起来常感到最是喜忧参半,那就是“儿女忽成行”。虽然明白,其中意思是指古人年少成婚,长久不见,朋友就已经儿女成行承欢膝下,咂摸其中滋味时,觉得感怀儿女长大,也是不乏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之意,可是,在自己也“做了大人和古人了”之后,突然觉得,如果把“行”字,理解为“出行”的“行”字,即便只是忽然间发现儿女走路已不需要大人放慢速度等待,或者独自出门不许大人陪伴,也就代表着其中定然有什么突然之间逼着大家一夜之间成长到另一个阶段的事情发生了,父母此时便需要体面退避些,为其找些更适合儿女此阶段可以获取适当生存经验的图书,帮助他们迅速增长阅历,面对人生了。
民国时期,这类成长的第一道重大分界线,一般是划在高小毕业到刚上中学的阶段。和现代人不尽相同的地方在于,那时的人们,觉得中学生必须开始有步骤地接触社会各个层面,所以,选取的语文书中的内容和与之配套的作文题目,也是白话文和文言文都有;孩子们也需要预习鲁迅的文章,对着“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皱眉,不明白学《登泰山记》这样一堆生字和需要逐个字推敲的文章有什么用;在老师点拨后明白怎么寻找秋日景色的线索,心头涌起想要给昔日老师写信的温情……
同时,读者可以从书中看到,那时的孩子觉得很平常但是现代人反而极度缺失的内容:他们能从小和表兄弟堂兄弟一起将对方视为手足长大,能在课余快乐地将运动视为游戏,能在写完作业、预习复习之余,与学养出众的老师、家长进行真正的有着情感回应的谈话或书信互动,家长还能根据社会情势的变化对他们的阅读资料进行精心挑选(甚至愿意对孩子讲述部分社会变动对自己职业选择和文学感知),他们还敢于向大家报告自己对部分社会文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甚至,会在很偶然的一天,就被迫成为社会剧烈变化中真正的历史记述者,意识到自己学会书写的种种文体,也许就会成为抗日战争的见证……
本书对于即将步入中学的学生,具有从学业进益到人生精神支柱建立等方面,近乎全方位的指导意义,更是以两位中学生的中学成长经历为蓝本,细致地将抗日战争的部分历史、地理、政治细节融入其中,让人既能从中学到语文这一学科的精髓,也能开始细致深入地思考对未来人生途径选择的意义,是一本传承夏丏尊和叶圣陶这两位教育家教育精神的、至今也绝不过时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