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斋志异》中,有无数女子的形象,她们或人或鬼或狐,或邪魅或善良或娇俏,但有这么一个女子,有人读完她的故事评价“神龙见首不见尾,此侠女其犹龙乎?”来无影去无踪,也无姓名,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个形象就是侠女。
侠女具有平常女子所不具有的性情。她“秀曼都雅,世罕其匹”,小说写她“冷语冰人”,“举止生硬,毫不可干”。同时,她又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女性形象。说她热心,顾生和母亲照顾她的母亲,她“亦略不置齿颊”,“受之,亦不申谢”;说她冷峻,她女红干练,体贴入微,“见母作衣履,便代缝纫,出入堂中,操作如妇”。尤其是当顾生的母亲“适疽生隐处,宵旦号晀。女时就榻省视,为之洗创敷药,日三四作。母意甚不自安,而女不厌其秽”;说她无情,她宁愿放弃自己一贯的操守,为恩人传宗接代;说她多情,她说:“能为君生之,不能为君育之。”……总之,她是一个神秘又迷人的女性形象。
侠女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其独立自主的个性。她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依赖男性生存,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生活。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信念,不受外界干扰和限制,以行侠仗义为己任,面对不义和邪恶,她毫不畏惧,勇敢挺身而出。她的勇敢不仅体现在武艺高强上,更体现在内心的坚定和果决上。她能够冷静分析形势,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这种勇敢果决的侠义精神,使她成为正义的化身和弱者的守护者。
侠女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智慧过人。她能够洞察人心,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她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对敌斗争中的智勇双全上,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这种智慧与谋略的展现,使侠女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在文中,顾生被男狐狸精迷了心窍,她既能做到念及顾生与其交好,又为顾生除去祸害。
但是,侠女虽然以侠义为重,但并非无情之人。她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她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对亲人的关爱之心以及对仇人的痛恨之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侠女在行为上可能不拘一格,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底线。她行侠仗义并非为了私利或私欲,而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她对待恩人知恩图报,对待亲人关爱备至,对待仇人也只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道德与伦理的坚守使侠女形象更加高尚和可敬。
侠女形象的出现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挑战和批判。她不受传统女性角色的限制和束缚,不遵循“三从四德”的规范,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侠。她的独立自主、勇敢果决和智慧谋略都体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批判。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拥有力量和智慧,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这种独立勇敢有情有义的女子形象,让我想起了林下风致谢道韫:仍记得第一次见到谢道韫时,她立在《世说新语》里,书中写到她时,有一场,鹅毛大雪。她也因为这场大雪,成了家喻户晓,有着咏絮之才的姑娘。后来生逢乱世,她为保护家人拿起了剑。她生逢崇尚风神气度、竹林七贤之遗风尚在,行事潇洒不羁,颇类男子。想到提着长剑,站在血泊里的她,我仿佛明白了谢家长女的林下之风,不仅限于咏絮之才,更可广于仗剑杀敌。想必东晋的雪下到了清朝,下进了蒲松龄的心,于是落笔生花,绘出一个不必再为男子伤心伤神,独立洒脱的侠女。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倘若是个明夜,何须熬灯费油,我自明亮如昼。正如侠女,何须依附于他人,我自行我义。在侠女的身上,无论是言还是行,仿佛生下来只是为了两件事:替父亲报仇,为母亲报恩。一旦完成,便“我大事已了,请从此别!”对现代女性而言,侠女的形象不仅是独立自主、勇敢果决的榜样力量,更是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对传统道德反思与批判的先驱以及性别平等的倡导者。
最后,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