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与同情心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而同情心则是以自己的立场去怜悯对方。所以比较起来,似乎同情心比同理心更多了一层主观的感受。
而古人更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认为同情心是人的天赋本性,孟子更认为同情心是仁的根本,是人性中的美德。
最近几则令人义愤填膺虐童新闻,受虐儿童的惨痛遭遇不禁令人心疼,施暴者令人发指的惨忍行径更叫人气愤难平,人们将内心的悲愤或者化为文字、语言指责施暴者,甚至明知违法,却仍透过私刑为受虐者讨回公道和正义。而这恰恰是同情下的一个极端表现,因为同情的背后正是我们内在的恐惧,因为我们都痛过、因为我们不想痛、因为我们想活,所以我们会为保全自身而抵抗、反击。因此当我们看到弱者无辜受虐、无力抵抗时,我们会忍不住激动地想为他讨回正义,我们要让施暴者知道:当你不尊重人性时,我们也不用尊重你,因为你不是人!
如同武侠片的结局,当恶人受到严惩后,除了大快人心外,我们有没有更积极的作为减少悲剧的发生呢?用法律或用教育?
我相信法律和教育一定可以有所协助,但除此以外,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同理心,那会让人与人之间更和谐,社会上更少暴戾。
的确,同情是天性,而同理却是一种学习,一种人性的提升,是爱的展现。同理心不是可怜对方,同理心是学习无条件的接纳与关怀对方,如同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同理心是:「即使我不认同你的行为,但我愿意接纳和了解你行为背后的个人观点和感受。」如此,我们才能在除强扶弱外,进一步的理解恶人之所以为恶、善人之所以为善的原因,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和身边的人到底怎么了。
惩凶的确能解决有问题的人,但爱和同理却能找出解决问题之道。同理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能多放下一分的主观,就能多一分关怀和接纳,即使大同世界离我们尚远,但至少我们能即刻掌握我们自己的和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