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正闲极无聊的坐着,随手从书堆里一抽,是一本《大学语文》,是课本。我快速的翻页,又快速的停止在那一页。那一页上文章的题目是《都江堰》。我毫不在意、精神散漫的开始阅读那篇文章。“一位算不清年岁的老祖宗”、“一匹秦始皇时代的骏马”、“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这是开头几段的起始文字,而开头几段的结尾文字是一样的:“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读完前几段,我深深的吃了一惊,这文辞,竟是如此大气,如此令人心魂俱震,而又如此顺畅,如此美丽。
我急不可耐的、不愿让注意力分散一分的读了下去,一直读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合上书,我感觉我向中华文化进行了一次朝圣,感觉我的灵魂被洗涤了一次。恍惚间,看到了,千年前,一个郡守,手握长插,做出了一个“守”字的造型;看到了奔腾的江水,转弯又转弯,咆哮而去;看到了江水两岸的块块稻田,进川出川的文人官员。
我从恍惚中惊醒,急急地又找到那一页,写有作者的地方是三个字:余秋雨。我去了图书馆,在“中国散文”一架上,找到了他的书。封面是纯黑的,由于长时间多次的触摸,已经发出了黑色的光泽,黑底上是四个鲜艳的红字:寻觅中华。就再无其他装饰了。我有些狐疑,“中华”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课题,自三皇五帝,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几千年的光阴,是中华的历史;黄河黄山,长江长城,是中华的山川形胜;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是中华的艺术文化。这不厚也不大的一本散文,书名竟然是《寻觅中华》,我当时不相信这本书可以撑得起“中华”这个课题。然而,我错了。
书的前三章分别是《猜测黄帝》、《感悟神话》和《发现殷墟》。这是作者对夏商周的找回,即寻觅。遥远的不能在遥远的时光,只留下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和些许神话。作者从中找到了“什么是华夏文明?什么是炎黄子孙?”的答案;作者从中看到了华夏文明的集体人格;作者意识到了那其中蕴藏着决定民族生死祸福的一系列大问题。这是怎样的思考与探索。
字里行间,作者流露出对中华文化的虔诚和敬畏。春秋战国之间作者写老子、孔子、墨子,写稷下学宫和屈子。我深深感受到了古道西风的沧桑与坚毅;明白了屈原作为首个个体诗人的开创性与伟大;意识到了学术的交流之重要,教育的延续之重要。
秦汉之间,作者叙写了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我对作者的文笔感到深深地佩服之余,心中又存着一丝好奇:怎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又美丽无比的文字?这篇名为《历史的母本》的文章给了我答案。作者在写完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三处和司马迁的生平经历之后,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再拖拉几句”。他这样写道:“多年来,我一直被问,写作散文受谁的影响最深,我曾经如实回答过‘司马迁’”。又写道:“年岁越长,批阅越多,如果自问最倾心那位散文家,我的答案依然如故。”读他的文章,常常会发出惊叹。读到这,更是大吃一惊而又犹如醍醐灌顶。他往下写,解释为何司马迁的散文不但是中国历史之母本,还是中国文学之母本,其散文挣脱了浓郁的辞赋之风,文笔干净、朴实、灵动;其散文格局如云似海,将唐宋八大家比的都显得小气了;其散文与《离骚》向相比,只是无韵而已。这是怎样的见解与雄辩,怎样的大智与大巧。
或许这是一种回归,一种反省,一种寻觅。然而又充满了不自觉。千年来先贤们用生命和智慧开拓,作为后代子孙,我们应当怎样承接这浩大的遗产,余秋雨用自身的行动和令人惊叹的文笔做出了典范。
再往后,是《那一家》,写的是曹操一家父子三人。紧接着是《魏晋绝响》和《田园何处》,写阮籍、嵇康、陶渊明。这些在历史深处的人物,他们的思索行动、喜怒风骨、长啸穷哭。在作者的笔端一一展现开来。
随后是唐朝,几千年间最繁盛的一段,作者不惜笔墨。写了唐朝气象形成之前鲜卑人的努力;写了佛教;写了长安;写了《唐诗几男子》。我忽然明白了书的名称“寻觅中华”的含义。于中华而言,最重要的是文化,是文脉,而且于中华而言,这条文化从未中断。作者沿着时光,沿着朝代更迭,沿着山川长河。找到了这条文脉,用一只孤笔缓缓叙写下来。
唐之后,是宋元明清。作者又写,写朱熹,写成吉思汗,写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作者的笔写下了中华的历史,写下了中华的山川形胜。作者的笔好像永远也不会停。隐隐听到作者疾呼:我写下的是中华的文化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