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App设计亮点&可优化方案

前言

本文来自一只小白产品汪,稚嫩的文笔和粗糙的排版万望大家海涵。同时作为摩拜单车的忠实粉,角度和想法也许会有些偏颇。曾经因为现金流断裂的原因放弃了摩拜的骑行,(毕竟ofo高芝麻分免押金),其他单车的体验确实不如摩拜,所以才二次交付了299的“巨额”押金。


App首页界面对比


膜拜App


ofo App

首页共同优点:

1、简约的主页,给用户最直接的反馈,即周围的单车位置信息。同时,"立即用车"按钮明显,给共享单车最核心功能-扫码用车提供醒目明了的入口。

2、版面中其他功能选项的占比较小,均以一个小面积icon,点击跳转至单独页面的形式呈现。(摩拜有6个小出口,ofo仅有4个)

3、地图视野开阔,整体均有2/3以上的版面。ofo"用车"按钮版面较大,约为1/3版面,虽然设置为可折叠,但是是否需要这么大的Icon 是值得推敲的一件事。是否考虑到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这一用户群体的视觉体验暂不得而知,但作为大学生这一群体,我认为摩拜的开锁按钮就已经足够大了。

首页不同之处:

1、摩拜的设计太过于模版化了,感觉有点条条框框,可能出于用户习惯方面的考虑吧,毕竟与大众现有的大部分App风格相似。反观ofo,偏卡通化的设计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新意。跟小黄人合作也有一些关系吧,在老旧的App设计中加入各种新鲜的元素很符合像我这样的用户的猎奇心理。

2、摩拜的活动讯息在首页上方,以一个横幅条的方式呈现。ofo则在首页右下方有个礼物的icon,点击会弹出相信的活动详情。二者对比我会偏向于第一种,很直接明了地告诉我最近的活动是啥。不需要我二次点击,增加繁琐的操作。(也许是最近ofo没有活动才没有相应的广告条,若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相应的功能我会及时更正)



核心功能-扫码界面 对比


摩拜扫码界面
ofo扫码界面


这个界面的设计应该可以说考虑到了各个不同情况的用户场景:

1、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可以打开手电筒来照亮二维码。

2、如果实在扫不出二维码,(二维码被遮挡或人为损坏)可以通过输入单车编号的方式来解锁车辆。

3、摩拜有个小细节:页面上方的单车上有两个醒目的二维码标识,用以提示用户二维码的位置。对与首次使用单车的用户或着"视力不佳"的用户来说,这个小细节算得上满满的诚意。



摩拜优秀设计

"红包车"这一设计理念不知道是不是出适于摩拜,但是它算的上是一个优秀的设计。

1、一个不错的推广的方式。用户骑红包车不仅免费,而且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红包,这在前期的市场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一个减少维护成本的妙方。研究发现,红包车多为被用户乱停乱放的车(笔者曾经将一辆车放置于后院车棚,第三天果然变成了红包车)。用小额红包激励用户把"遗失"在角落的单车骑行至大众的视野下(骑到闹市区红包更多),增加了单车流通率的同时,减少了大量单车的运维成本。

3、一个趣味骑行方式。将游戏元素加入App的设计中,是我一直推崇的一个理念。一个应用能在我无聊人生里留下一点快乐,大概我下一次打开手机的时候会多看它两眼吧。找红包车的过程类似于一种探险,找到单车并最终获得红包的时候会获得不少的成就感。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摩拜左下角定位标志下方的高德地图,这可不是免费的广告。


高德地图提供摩拜出口

我时常在想,摩拜可不可以增加一个导航功能。毕竟我每次导航都需要切到相应的导航应用,一则耗电,二则麻烦。不知是出于App重量的考虑还是运营模式的考虑,摩拜始终没有在应用中增加导航功能。好在摩拜与高德合作,在高德地图端可以直接扫码使用单车,也算是给我们这些“路痴”用户一个交代。


一些优化建议

1、搜索功能:

首页右上角的搜索功能,实现了搜索目标地附近车辆的工作。在单车普及率如此高的当下,这个设计略显鸡肋。倘若使用场景是在单车并不普及的城市,用户也不至于跋山涉水只为奔赴一辆单车吧,若没有了随手可及的便利,大概使用功效单车的人也会减少吧。与其增加一个鸡肋的搜索功能,不如根据地区合理调整单车密度来的实在。

或者说改良一下搜索的提示,每次点击搜索总以为可以导航至目标,但是结局却总是大失所望。倘若怀有期待值的点击尝试得不到及时的反馈,那将会是一种糟糕的用户体验。

2、期望增加的功能

半小时内重复用车不累加计费功能。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使用场景:我想进一家杂货店买个东西出来,或者我需要短暂的停车(包括短途往返等),等一会再使用这辆车。这时候如果锁闭车辆,我下次就需要再次支付用车费用。如果我不锁闭车辆,就有可能面临单车“被偷”的风险。

增加相应的功能也能解决一部分不规范停车的问题,但是这是否与共享单车的运营策略相悖不得而知,在这里我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给出增加这个功能的建议。


写在最后

摩拜的优势主要还是更新迭代快,如今的用户基数也让他得以做到这点。并且摩拜的车型设计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也是我个人偏爱的一大原因吧。但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希望这场共享单车大战打得更久一些,毕竟竞争才是产品快速优化的源动力。


摩拜部分新功能我还未尝试,希望可以再未来的使用过程中慢慢补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本文来自一只小白产品汪,稚嫩的文笔和粗糙的排版万望大家海涵。同时作为摩拜单车的忠实粉,角度和想法也许会有些偏...
    穿马甲的乌龟阅读 3,749评论 0 0
  • 1 前言 1.1 行业分析 1.2 竞品简介 2 产品比较 2.1 宏观数据对比 2.2 产品对比 3 运营比较 ...
    杰西卡的练习册阅读 10,671评论 1 38
  • 本文作者通过对mobike共享单车的使用流程、产品定位、用户群、产品功能、产品结构和框架、盈利模式等的分析,提出了...
    poligy阅读 11,301评论 0 12
  • 作为一部在宣传上声称自己与《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并驾齐驱的国产动画,13号首映时,我便去观看了这部电影,影院里...
    一根薯条阅读 3,887评论 4 1
  • 自我提升阅读打卡第137天(9月1日) 今晚继续阅读稻盛和夫的《干法》第二章主要讲如何投入工作:让自己喜...
    vv167阅读 2,9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