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位网友总结了许多他所见到的在过年期间带孩子的不合理之处,列举了不少例子,批判了中国带孩子里潜藏的问题。许多网友对此产生强烈共鸣。(原博文在下图)
博文中提到,中国目前仍有许多父母以警察、护士等职业去恐吓,为了达到让孩子不吵闹的目的,而威吓他们“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走”。这不仅没有自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并使孩子对警察、医生等职业带有偏见和误解。文中有一点更是引发了强烈反响——家长为了使孩子安静、挺话,会随意地应允孩子,自己却全然不放在心上。如为了让孩子不乱跑,便会说:“你只要乖乖呆在这里,我就答应你的新年愿望。”
在家长的随意恐吓和应允下,只会让孩子的内心一次次受到伤害。铁凝在小时候也受到过这样的伤害,她《一千张糖纸》里就记录了她小时候将小姨“你只要集齐一千张糖纸就可以跟我换一只玩具狗”放在心里,每日每夜都到处搜集糖纸,千辛万苦集齐一千张换来的只是小姨的“说说而已,不过是嫌你们平日在院里太吵了”。这便是在《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中十分相似的例子。而读者在阅读中都有锥心之痛,更何况那个苦苦搜集了一千张糖纸的铁凝呢?
《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说的实则是许多中国父母并没有将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去看待的现象。在许多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并不是真正独立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独立之人格,所以是可以恐吓一下的,随意承诺而不实践也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不会认为与孩子的允诺等同对朋友的应许,不赞成对孩子的失信是一种背叛、欺骗与伤害,甚至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失信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是许多父母理应认识的一点。孩子不论是婴儿还是三岁抑或已成少年,孩子都是有自己思考的。大人必须要对孩子说过的话负责,必须要对孩子与自己的交流负责。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无须对家长的欺骗与恐吓负责,孩子脆弱而干净的心灵更应该被保护。一次次随口作出的承诺,一声声随口喝出的恐吓,都在敲击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纯真却被欺骗伤害,当今处于文明社会,更是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冲刺阶段,我们追求的是发展充分、平衡的美好生活。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讲求诚信、责任,可当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刚被建立时,就被最亲密的家长欺骗、失信,那么孩子的诚信观、责任担当感又如何被牢牢筑于心上呢?这有会否使孩子认为“诚信等许多东西不过是说说而已”呢?
《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是让家长将孩子看作独立个体的提醒,更是让家长从每一个细小言行传递精神价值的忠告。正如铁凝在其《一千张糖纸》的末尾提到:“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大人的一句无心的话,孩子可能要用半辈子才能释怀。但只要家长愿意从现在开始改变与进步,更多孩子内心的干净纯真就能被保护。
高一一班 冯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