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他经历了一些悲痛的事实,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理想不再存有可能。在这样悲痛又遗憾的情感下,孔子开始了他最后的生命。
在鲁哀公十四年时捕获了一只麒麟,这本应是祥瑞之兆,孔子却哀叹。因为麒麟被捕,也就不再自由,而那所谓的祥瑞之兆也不再出现了。就算“祥瑞之兆”是古人的迷信,但此时的情景也恰好预示着孔子的逝去。当然,这也意味着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无法经他手而实现了。那麒麟又何不为是孔子的一种形象,他被天下所“困”,不得以实现理想。不过好在他的思想流传了下去,并被应用,但这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孔子带着垂垂老矣的身躯,又要面临一个极具打击性的事情。这件事情便是颜渊逝去了,颜渊不一定是最出众的,但他一定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于陈蔡绝粮之际,当子路,子贡一个对于物质的质疑,一个对孔子的做法有建议时,他为孔子提出了“不容然后见君子”。这样的颜渊一定是最理解孔子,最愿意执行孔子之道的,可这样一个孔门的接班人就早早的死在了孔子前。现在,当颜渊拥有了这样的身份,孔子为之如此悲痛,也是不足为奇了。颜渊之死对于孔子来说意义是比较重大的,因为这是他眼中的儒家继承人。虽然他还有其他的弟子,但在一个与理想无缘的人眼中,这样最理解自己理想与做法的人,才是可以将自己思想流传下去的。这样的心情哪是单纯一个物质上的厚葬可以安慰的呢?所以当孔门想厚葬颜渊时孔子并没有答应,孔子所看见的是颜渊的精神,而孔门所做的厚葬也仅仅是形式上的,这也证实了孔门中并没有很多人理解孔子。孔子之道从孔门中便能看出有多么的艰难,有那么多弟子虽然归于他门下,却并不理解他的所做所为,更何况是那乱世中的天下人呢?从孔子最初确定志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里一条艰难的路途。随后,子路也死去了。如果说颜渊时孔门的接班人,那么子路就是孔子“最忠诚的信徒”。子路对于孔子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的,因此,当他对孔子之道存有怀疑时,就不会藏在心中。在他提出这些质疑与不认可时,孔子也能及时的去指导他了解自己。当然,子路所质疑的从来都是那些外在的形式,对于孔子的道,他从来都没有不去相信。所以我们便可以这么说,孔子就是子路的“信仰”。
这两位比较为大家所知的人物逝去后,孔子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回顾他的一生,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历经的过程是多么的漫长而坎坷。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也就有了现在的儒家。或许在我们历经磨难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放弃,孔子又何曾没有想过呢?他也想过要去隐居,最终还是为了平天下放弃了。如果没有这个持续的朝向,如今我们印象中的孔子可能就只是一个“夫子”,也有可能早就被历史的洪流冲去痕迹,不被后人所知。孔子在生命的最后曾说过一句话“莫能宗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间没有人能够理解我。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明显不是的。因为世间还有颜渊,子路,以及孔门中的一部分弟子。这句话未免太绝对了,不过放在这世间,那弟子中的“贤者”七十二人也确实很渺小。我们就算是去看鲁国当时君主——鲁哀公对于孔子的看法,也是希望孔子不要再用礼束缚自己了。这很明显并不是孔子的做法,因为孔子是从心中的规矩的,如果说是束缚的话,便是鲁哀公并没有理解孔子。相反,他还认为礼是无用的,既然都说是束缚了,很明显就是不认可礼可以使人,国家有什么作为。再根本些说,就是只把孔子当做一个很有能力的老者,但是对于孔子的一部分做法(比如应用礼乐,推仁政)是不理解的。我个人认为在孔子看来,有权者或一个国家的国君,也就是有能力改变天下的人理解了他,才算有人理解了他。其实这样也未免说的太绝对了,但基于当时孔子迫切的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番话也有几分道理。
孔子的一生都奔波于各国,而混乱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那么,我们可以否认他的作为吗?并不能。他虽然没有亲手实现自己的理想,却做到了一点——传播。如果他的思想连传播都做不到,那么孔门、儒学思想都不会出现,这样有效的治国方式也会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做到了传播以后,他也做到了被一小部分人接受,而这一小部分也恰恰愿意去传播他的思想。有了这几步以后可以保证一点,那就是孔子的思想会被流传,流传之后在某时,他思想的践行者就可以得到机会向君王提议遵守这个思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朝代去遵守儒学的原因。这盏灯火虽然熄灭了,但是却有无数的火种愿意去传达光明。当然,孔子的思想传播还与几点有关,那就是易接受且真的有深度。易接受同时保证了传播,举个例子:墨家同样是先秦诸子,也同样有一群人愿意去遵守墨子之道,为什么不会被后世的君主所应用呢?这就是因为墨子之道并不是不受物质上的任何影响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自己“受苦”去为其他的人优质的物质生活做保证。从这一点上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接受,毕竟有多少人愿意去眼见他人的富足而自己还去帮助他人呢?因此,墨家虽然流传了下去,却并没有君主愿意接受和应用。而这个有深度便是值得思考与应用,当一个平民看到儒家知识分子们的举动可能并不会理解,因为他看不到那些举动的背后意义 ,所以当人们都理解了孔子的“仁”后,就会成为太平盛世。这很明显是艰难的,更何况是那个乱世,在很少有人理解孔子的情况下。因此当孔子说出那句“莫能宗予”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子为平天下这一朝向一直努力着,即使很多人都不理解自己的所做所为。如果换做我们是不是就会放弃并去令走他路,这是常人都会选择的做法,在学习过孔子后我们是否会受一些启发呢?这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做法️️️️,而是一种在确定朝向后不断努力的做法,就算是无人理解也要去坚持,这也是一中可敬的做法。
无论如何,孔子的生命结束了,那黑暗中的光火熄灭了。但正如我前面所说,他的弟子便是火种,而孔子也在逝去后得到了灯火通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