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接回winter后,直接送到篮球班去上课了,上完课回到家大概19:30多了,这次上完课直接报名了,赠送了一个篮球,winter很开心。
下车后,winter拍着球一直从停车场拍到楼门口,进入楼门仍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我就开始阻止他,我说:“儿子,进入楼内就不要拍球了,打扰邻居”。(带有命令、指责的感觉,容易引起孩子的抵抗)
Winter完全没有停止,开始更加大声的拍球,这时候,旁边一起等电梯的邻居也开玩笑的说话了:“你这样打扰别人,别人会把你的球抢走的”。(威胁)
Winter显然不喜欢听到这句话,就对着邻居调皮的挥舞了一下小拳头,示意不开心。我看到此场景,就用语言阻止他:“哎,不可以这样,对叔叔不礼貌。你自己拿着球还是我给你拿着球?”
Winter把球递给我,开始调皮腔的说:“臭屁叔叔、老弟叔叔、小叔叔”等等一些不雅词语。
我说:“这些词语都不好听,能换个词语吗?”Winter:“叔叔、阿姨、奶奶”这样就平和的上楼了。
回想整件事情,最开始没有倾听他,也没有提前预告给他在楼道内不能拍球。或许可以这样:
在阻止他在楼道内拍球之前,可以先倾听他,与他共情:“看来你真的很喜欢篮球啊,因为我看你一直不停的拍球,进入楼道都不想停止。”(肯定他的感受)
他可能会说:“是啊,我喜欢”
我说:“嗯,我们现在需要上楼了,在楼道里需要保持安静,没法拍球了,我先帮你拿着球还是你自己拿着球?”(说明原因,提出两个方案供孩子选择)
他可能说:“我自己拿着”
或许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