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意兴阑珊,总是提不起兴致。虽不至于沉沦,但就是慵懒。只有孩子在跟前,才强打精神,听她讲动画片里的故事,陪她绕着整个乡村骑自行车,或是装模作样地手不离书。我一直很注重自身形象,亲自示范,希望孩子能够做个爱读书,好读书的人,我始终相信,书籍会使她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宁静的心灵。为此,我大大减少了手机阅读和刷屏。
其实心情低落时,书是不怎么能够看得进去的,只是机械地一页页翻动,没有多少句子和内容能够记住。但是,琦君的文字例外。
琦君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这学期之前我完全不认识她,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作家。
认识琦君纯属偶然,因为代课,而且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初二级的语文课,教材里面有琦君的《春酒》,这篇文章完全符合我审美和阅读的需求。里面有温声细语的慈爱细心的母亲,琦君在其他文章中说到,除了喜气洋洋的春节,需要安排很多家务活,母亲才偶尔提高嗓门说话;平日里,一年四季,漫长一生,母亲都是低声小声说话。这位母亲具备了旧时代所有女子的美好品德,不仅温柔贤惠,隐忍克制,任劳任怨,会种植,会干农活,养猪种果子,都不在话下,而且善良大方,深明大义。在教材课文里,由于当地正月十五有“饮会酒”的习俗,需要一个大客厅,琦君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母亲总是提前把客厅整理妥当让给乡亲们使用,年年如此,还无私奉献自己酿制的美味春酒。没有嫌弃麻烦,还一旁协助张罗,完全就是古道热心。
琦君的文章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像是在讲述故事,其实就是她成长岁月里美好的记忆。当我备课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作家。我文化功底浅,我不喜欢那些“太磨脑子”的书,我喜欢琦君这种能够把寻常日子当做故事一样慢条斯理地无比珍惜地讲述和分享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母亲的爱,对生活中周围人们的爱,对美好人性,和谐环境的爱。这种爱,其实就是对家庭,对生活,对人生的温柔。唯有爱,才使人柔软。
当我读到琦君的母亲不舍得佩戴父亲送的金手表时,当我读到琦君的母亲因为二姨娘在蚊帐中举着蜡烛烧灭蚊子而引起火灾时,母亲勇敢救火却烧伤了自己的双手时,母亲委屈地哭了,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无比委屈的柔弱无辜的女子,她的肝肠寸断,是再也无法自我控制地真实地流露出来。尽管父亲临死时,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也许是愧疚,也许是醒悟,但是,真正的爱,在于陪伴,他已经一辈子错过了,亏欠了,他把她们母女俩长期丢在乡下,带给母亲情感上永生的折磨。这是母亲作为那个时代的女子的悲哀,琦君的文字里,有着对母亲一生刻进生命里的遗憾与痛心,这种遗憾与痛心也锤击着我们读者的心。
严冬里,同样手指冻得发青的琦君的母亲,会把女儿织给自己的羊毛背心拆了,熬夜两个通宵,只是为了赶在即将到上海求学的女儿的羊毛背心接上袖子,免得女儿在外受寒受冻,她是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女儿不忍心,故意生气,闹性子,她依然温声细语,一点都没有责怪,委屈。女儿一到上海,马上买回上等羊毛线为母亲赶织一件羊毛衣。收到毛衣的母亲,逢人必炫耀,那是发自内心底里的喜欢与幸福啊!母亲白天干活不舍得穿,害怕上灰,害怕衣服老得太快,只是在晚上穿一会儿,享受一会儿。当母亲亡故,琦君再次拿到那件毛衣,还好像是新的一样。其实。这那里是一件毛衣,是母亲爱女之细腻真切的心啊!
得了不治之症的母亲,临走前两年,身受病痛,却不愿意告诉自己唯一的女儿。一来怕影响她的学业,二来兵荒马乱的,不忍心一个女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来回,母亲只愿意把所有的悲伤,忧愁与苦痛留给自己。每当我读到这个地方,我忍不住一次次流泪:母亲一辈子温婉贤淑,克己爱人,却得不到父亲的爱;生前唯一的牵挂就是爱女了,可是她却不能够在临走前见上她一面,她该有多么深重的遗憾啊!谁说好人有好报呢?我怎么觉得母亲的一生是浓得无法排遣的哀伤与忧愁,她是那么美好的可敬可亲的人儿!
琦君的文字总是让我感动,掩卷沉思。
琦君的文字质朴无华,行云流水,但是无法学习,浸透于文字中的,是爱,那是对特定时代独特生活的史诗一般的描述。那种爱,不是一般人说一说,表白一番的爱,那种爱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起转承合,伏笔铺垫,篇篇卷卷,如影随形,早已经注入生命的血液中,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
今天刚好放假一个月。放假前就决定这个暑假要好好读书,不只是为了以身作则,更是为了充实日子,提升自我。可是,日子总是太匆匆,我总是太随意随和太没有规划性。一个月下来,只是读了三本书:琦君的《爱与孤独》、《青灯有味似儿时》和张爱玲的《半生缘》。比起冷峻的人性与人生,我更喜欢温暖的柔和的充满回忆气息的文字。我们固然要直面现实,但是我们更需要心有所往。那个我们向往的地方,有爱,有美好的人儿,有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世外桃源一样的迷人存在,千百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幻想。
今天鼻炎又犯了,整个人无精打采,可是一提起琦君,又逐渐清晰。她文字里的美好,值得我们一次次回味。所幸,我们有这样的文字,可以一直温润着我们有点干枯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