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荣格在与佛洛依德分道扬镳之后,多年坚持曼陀罗绘画,籍此挖掘和探索内心的活动。
对曼陀罗绘画这种方式,一直有兴趣,甚至在美国时还买过两本书曼陀罗的涂色书。
但也许是天性不喜欢受束缚,看到圆,总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连涂色都迟迟没有动手。
也许心中埋下了这个种子,当我无意中看到禅绕画Zentangle时,一眼就被深深吸引,那一刻直击内心的同频感,让我随手拿起笔,动手画。
禅绕画Zentangle又称“心灵瑜伽”,起源于美国。其创始人是一对夫妻艺术家Maria和Rick。
一个安静周末的下午,Maria正在进行基本图形组合混搭创作时,突然被Rick打断。而恰恰是这个中断,让她回味起刚刚创作过程中的忘我的状态。
Maria用了三个词形容她当时的状态:selflessness, timelessness, effortlessness
忘我、忘却时间、毫不费力。
进入了一种“All classic aspects of a flow state”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心流状态。
当她把这种感觉描述给Rick听的时候,常年练习冥想的Rick立刻说:你进行了冥想状态。
You’re describing meditation
随后他们给这种画法起名禅绕画。Zentangle Method of drawing。
简单地说,用重复各种缠绕基本图形画法,完成既定目标或自由的创作。既可以有目标,随意组合基础图形;也可以没有目标,从基础图形开始自由创作。
这种绘画方法,本身没有什么门槛,也不需要任何绘画基础,一张纸一支笔,即可随时随地创作,完全不受限制。
追随内心的创作,让你有时候并不知道画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即使有样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样本来,画着画着就会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所想,进而将其诉诸笔端,自动隔离了外界,放飞个性、放飞自我。
这种创作是无限制、无边界的。比如今晚这只鹰,就是我在浏览图片时看到的,突然被这只鹰所触动,就想动手画下来。
用铅笔勾了个轮廓,就换成中性笔开始画,40分钟左右的绘画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边画、边构思、边琢磨,逐渐屏蔽了外界的嘈杂,完全进入自己的世界。那摄人心魄的鹰眼,让我过目不忘,以至于在绘画过程中,笔随心动,鹰的犀利、敏锐和坚强,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