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p1-26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卢志丹  著  p1-26

信笺:

看了第一讲&第二讲,里面的干货很少,大都是理论的东西。

1.孩子幼儿园回来,家长怎么说?

妈妈:"嗯!宝贝,让妈妈看看,(专注地看了孩子一会儿),今天你一定玩的很快乐。"

儿子:"对呀!我和马小涛一起玩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

妈妈:"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

儿子:"没关系,下次我教你玩。"

2.家长唠叨有技术

唠叨,恐怕是中国父母的共同点,惹得孩子一致厌烦。但颇为有趣的事,当这些子女将渐渐年长,为人父母之后照样将"唠叨"进行到底。家长在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

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却同时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会唠叨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这些大道理丝毫不起作用。如果能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呢?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需要协调等。当然,如果家长是个乐于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活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的学习,家长拿出这个新消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百倍。

把唠叨变成提问有一些好处。第一,有利于融洽亲亲子关系。第二,有利于激发孩子开动脑筋。第三,有利于了解孩子目前的真实认知水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