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青岛城市艺术馆在青岛书城举办的线下读书活动,今天读的是《父母的语言》樊登老师大力推荐的一本书。今天物质上的收获颇丰,首先是当代俄罗斯油画的明信片,这个之前参加活动也有,只是必须是分享读后感的人才有,我这个一向不爱发言的人一直没有,当看到这次活动说明中说,只要去就有这套明信片,我就立马报名了。另外我还抽奖获得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这次抽奖的概率很大,因为加上现场报名的人一共不到20个,还有中途就走了的。另外还有慧爱之旅的课程体验大礼包,这个只能是鼓动我老婆去听了,我是不去了。另外还有一本价值二百多的画册没有得到,那个需要发言才能得到,有时倒是想举手发言,只是有人抢先了,我就没发言,对于我这个不爱发言的人,这是需要克服的难度。参加城艺的读书活动三次了,至今还没有一次发言,看来需要等到下次再来克服这个难题。
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之前我对孩子的教育参与不多,因为我的观念中,教育孩子还是应该是妈妈的责任,与我关系不大,在大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就读过田七真的一本教育孩子的书,感觉到我家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不少问题,但是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书扔给我老婆,让她去看。就现在我所掌握的知识,我老婆是属于那种固定思维的人,不认为自己可以有什么改变,另外她也觉得她父母对她的教育没什么问题,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拖了下来。后来2016年开始我加入樊登读书会,读了樊登老师讲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和《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我又一次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的问题,但是我的解决办法仍然是去督促我老婆读书,唯一的改进就是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那本书的原著读了一下,预备孩子以后叛逆期好用。只是到目前为止,我大女儿已经13岁,我还没用上,我觉得那本书可能更多的是针对男孩子和外向型的孩子,我的孩子是女孩而且比较内向,叛逆起来可能不是那么激烈。后来我又在读书会读了《亲密关系》和张德芬老师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在这几本书里我知道了一点,“婚姻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两个人的事”。我的感悟是,在家庭生活中,不要总想着,我把谁改变成什么样子就好了,其实你无法改变除了你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所以一旦你老是试图改变别人,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所以我现在的转变就是,努力改好我自己,让我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从我做起,先改变自己再说其他。
我其实自身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我的原生家庭里,我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我小时候我挨了不少揍,所以在我的潜意识中,我不喜欢打孩子这个举动,所以我对我的孩子的教育都是比较温柔的,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大女儿没有考好,我打了她一下屁股,小女儿从来没挨过打。有时我也会想,幸亏我没有一个儿子,不然我可能会把他宠上天。
我仔细回想我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我还是参与的太少,记得小女儿不到三岁去上幼儿园的小小班,别的孩子可能大一点,能够乖乖的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我的小女儿就不行,旁边的滑梯十分吸引她,她总是闹着去滑梯那边,好在我没有强制让她去听课,顺着她去滑梯那边玩一会,再哄回来,然后她坐不多会就又去滑梯那边了,如此反复,直到下课,她还要再玩一会才回家。
在这个事情里,我算是做到了部分的共情关注和轮流谈话,充分交流不太够,那时候孩子自己也不会表述的非常清楚,我对孩子的习惯直到的也比较少。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正式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大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有哭的,不是那种哭的特别凶那种,哭了几天就没事了。比较特殊是我小女儿,可能是她看着姐姐整天上幼儿园特别好玩,而且也带她到姐姐的幼儿园里玩过,她就非常羡慕上幼儿园,所以她是提前一周就上幼儿园了,是哭着闹着非要去的。只是后期有个幼儿园老师比较严厉,所以闹过一阵不想去幼儿园,其他时间是非常愿意去幼儿园的。
另外最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是我比较担忧的,就是小女儿已经十岁了,晚上睡觉还是要她妈妈陪着她说,平时表现的也比较黏人,写个作业老想着谁陪着她。我反思以前对她的教育,我觉得原因在于,小时候老是说的一句话,就是把她卖给谁谁谁。我家两个闺女相差三岁,我老婆生小闺女的时候27岁吧,按照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女的满三十岁才可以生二胎。我和我老婆都是独生子女,但是我老婆生小闺女的时候年龄不够,所以在上户口的时候被罚了八万块钱。在我老婆和丈母娘的可能的思想中,这个小闺女就不该出生。可能潜意识有这种思想吧,所以从小就是小闺女一不听话就说把小闺女卖掉,把小闺女送给某人的这种话,一直到七八岁的样子,我虽然有时觉得这样说不好,但是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多么严重,就没有过多的阻止。直到现在听了樊登老师讲这本《父母的语言》才觉得这件事不对。以前我给小闺女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也有提到过,家里人是不会把她卖掉的,只是不知道孩子自己真正理解多少。好在我小闺女性格上比较开朗,学校有点什么事喜欢回来跟我或者她妈妈叨叨一下,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比较黏人没有其他问题。以前孩子跟我叨叨学校里的事情,我不太爱听,现在我能耐着性子多听一点。
对于今天读《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我就想到这些,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对于我来讲,读这本书有点晚,毕竟孩子已经大了,只能是想办法去弥补,所以希望孩子还小的家长读一下这本书,少犯一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