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呱呱落地,成为一对夫妻的孩子时起,就开始拥有了身份。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身份也越来越多:成为哥哥姐姐、成为某些人的朋友,入学成为学生、上班成为某单位职员、动情成为某人的恋人、结婚成为妻子或者丈夫、生儿育女母亲或者父亲……
我们一生有太多的身份,伴随着这些身份的变化,还会得到不同的证件,好像有点可笑:似乎我们活着就是需要被认可,所以才需要那么多的自我证明。
所以我们有太多的学习是为了自我证明,然后被别人认可。
入学、考试,用成绩自我证明,然后被学校认可。
学习委婉、附和,证明自己品性优良,获得一些朋友。
学习一些技能,考取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被某个公司认可。
学习付出,证明自己可以照顾对方,然后被恋人认可,组建新的家庭……
代代相传,辈辈如此。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似乎什么都是可以被培训的。关于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你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报班学习……学习比人的所谓的“成功”的经验,然后改变自己,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其实想想,与工厂里那些批量生产的物件有何不同?
甚至,如今书店里书,也是如何成材、成名、成功的道理大行其道,包括如何成为好父母、好夫妻、甚至于如何吸引异性、如何获得人心……现在人人活的都像是谋略家。说到这里,也不怪读者们如今都不喜欢看书,如今争相读书的人早已经不是修身养性——书是“进步”的阶梯。
我总听人说:明明现在物质那么丰富、生活那么便捷,却没有了往年的幸福感了呢?
有些人用经济学解释,也有人用心理学解释,可我觉得,不幸福是因为自我的遗失。
连自我都没有了,就没有了本心,那幸福感从何言起呢?
我们得到太多东西,都并非处于本心的喜欢。有一些朋友,不是因为我们喜欢他们,而是需要他们不让自己显得孤立。有一些人的恋人,也不一定是真心,可是能让自己不觉得孤单。有些婚姻的结合也不是因为爱情,不过是差不多合适就一起凑合。
我们为了自己的身份,背离本心,争取了很多心之外的物事。可是,不合本心的东西,得到再多,也不过是别人看着会觉得光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我们在别人的眼中富可敌国,心中的自己却衣衫褴褛。
本心其实是很珍贵而且绝不变异的。如果说,技巧、能力、性格都能被培养,而本心是不会被塑形的,因为一旦强制改变,也就不能称之为本心了。
很多时候,我都觉的不快乐,因为我很清楚,太多东西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的身份——作为子女、作为朋友、作为有关系的人——我就得接受这些,因为大多数人衡量好坏的标准就是你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否则就是不好的人。
我真的觉得我遗失自己太久了。
很久以前,看《武林外传》中吕秀才舌战姬无命的那段,一直印象深刻:
吕轻侯:“我”是谁?
姬无命:这我已经知道了呀。
吕轻侯:不,你不知道。你是谁?姬无命吗?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他们都可以。但,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是谁?
后来,不知怎么,我莫明就养成了一个怪毛病,一旦面临两难抉择的时候,就反复问自己:我是谁?
当然,这种哲学难题,我是回答不上来的,但是总能让我清醒一点,在各种贪欲眯眼的时候找回一点真实的自己,剔除各种附加的身份,让本心告诉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我相信,这也不仅仅是我的问题,我的朋友、亲人,社会关系中亲近之人,我们都遗失自己太久了,为了与这个世界合拍,我们都闷着心声曲意迎合,都憋屈自己太久了。有时间,就跟自己聊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