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书|刺猬效应
引子
天气寒冷,两只刺猬靠在一起取暖。靠得太近了,就被对方身上的刺扎到,于是离远一些;离得太远了,又感觉到冷,于是靠近一些。最终,两只刺猬找到一个既不会冻着也不会扎着的最佳距离。
德国大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经用这则寓言故事,描述刺猬之间的困境。而领导力大师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则以此为书名,揭示“打造高绩效团队的秘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用一篇短文解析团体教练这么一份超级高端的职业,实在是超级困难。这次说书,我想借助文中介绍的几个概念,希望对有志于组织顾问和团队教练的同学有所启发。
一、个体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看待个体的行为,不仅仅看他的本身,还需要深入了解其内因。曼弗雷德大师的方式叫“临床范式”。
在内心剧场的幕布后面,一部部丰富的悲喜剧轮番上演,关键人物是我们一生之中爱过、恨过、怕过、服过的人。
临床范式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考察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此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临床范式要求教练不仅关注显意识,还需要关注潜意识。这一点,就需要心理学知识加持才能做好。本书中介绍了这几种前提:
理性是个错觉;
所见未必就是所得;
通过过去,理解现在,塑造未来;
移情和反移情反应非常重要;
对定义我们是谁来说,我们如何表达并管理情绪比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
我们都有盲点;
我们的动机需要系统决定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曼弗雷德还介绍了关于个体的非常切合本书题目的一个重要行为:依恋行为。
他说,从生物学角度,依恋需要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动力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这句话太专业,需要好好咀嚼咀嚼。
我们每个人出生后,首要依恋对象一般是母亲。人的长大也就意味着和首要依恋对象切断了连接,如此我们就会有心理上的“湮灭感、被害感和丧失感”。于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要保持亲密,又要保持距离。为此,我们需要在两种势力间寻找一个心理平衡点。这和取暖的刺猬一样。
经过研究,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确认了三种依恋模式:
1. 安全型依恋(那种愿意靠得更近的刺猬)
2. 焦虑型依恋(那种与其他刺猬有了距离就觉得难过的刺猬)
3. 回避型依恋(那种与其他刺猬保持距离,以免受伤的刺猬)
依恋行为非常重要,这也是叔本华刺猬困境的关键所在。深入了解个体的依恋行为,我们就更容易帮助个体更清楚认识自己,以及如何更好与团队中他人相处。
二、团体
曾经教授过我软技能培训的Ron大师讲过他自己做学生时的一个故事。
老师带着一张报纸,径直走到讲台前,坐下,拿起报纸,自顾自看了起来。台下同学一开始鸦雀无声,静候老师发话,久候,老师仍在看报。于是各种窃窃私语,也有胆大者询问,老师,我们何时开始?
老师不语,教室内情绪逐渐滋生,窃窃私语也变为嘈杂的多边会谈,好事者又一次询问,老师,怎么还不上课?
老师从报纸上方探出头来,环视同学们,说了一句,你们做得不错。又自顾自看起了报纸。
时隔数十年,Ron大师仍然认为这是他经历的最记忆深刻的一堂课。
这堂课的名字叫“团体动力学”,库特勒温Kurt Lewin发明了这一理论来描述: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团体和个体都有怎样的行动和反应。
团体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最有名的团体发展阶段是由布鲁斯塔克曼提出的。四阶段分别是:
1. 形成期Forming:最初阶段,互相认识,彼此试探,保持礼貌。
2. 震荡期Storming:冲突,讨论,站队,形成小团队,起起伏伏。
3. 规范期Norming:聚集,不确定到确定,统一思想,彼此理解,确定一致目标。
4. 高产期Performing:人际关系融洽,身份认同感,自我管理,达成共识,完成任务。
后来,塔克曼又添加了一个解散期Adjourning,就是在团体的使命完成后,终止角色,重新打散。最常见的就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而成立的临时小组。
塔克曼的阶段是线性的,团体动力学还有诸如元神话理论(英雄在冒险之旅中完成自我发现、自我整合、自我实现),螺旋角度演化(依赖假定、战/逃假定、配对假定、社会防御假定等)。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经典的1957年拍摄的电影《十二怒汉》。亨利方达扮演的8号陪审员借助他的“合理怀疑”,成功让另外11名陪审员改变观点,最终挽救了少年。
三、团体教练
2014年11月,阳澄湖某酒店,进行着一场关于高管团队有效性的工作坊。十几位高管中,有五百强资深高管,有留学多年的海归,有刚刚踏上领导岗位的新锐,也有从本土企业挖来的精英。团队成员背景的多样性,加大了团队的管理难度。所以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工作坊非常流行。
这样的工作坊中,有一个角色特别重要,那就是团体教练。
在本书中,德弗里斯大师介绍了领导力团体教练的一些“套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师认为,作为团体教练,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宏观方面,要有助于组织复兴;中观方面,要提高团队绩效;微观方面,要协助个人重生。
这个要求非常高。
首先,教练必须具备中立态度和消极能力。团体教练需要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需要不偏不倚,需要有一种“勿助勿忘”的耐心。
其次,教练还需要面授机宜,赋能个体及团体,让他们增强责任感、主动性和行动力。这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安全空间,容忍错误的过渡空间以及互帮互助的协作空间。
还有,教练需要有强大的“第三只耳朵”。倾听那些说出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话。要知道何时谈论“房间内的大象”和“地毯下的蛇”,也知道何时需要紧闭嘴巴,让子弹飞一会儿。
最后,教练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勇气!简单说,组织或客户有这样的需求,希望教练作为旁观者或外来和尚,可以畅所欲言。当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恰当,也是一种技巧。
总之,团体教练是主持人,是促变师,是催化剂,是老师,伙伴,导师等等等等。这就要求团体教练可以驾驭各种角色,在角色切换中游刃有余。
药师说
德弗里斯大师兼修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从中摸索出一条临床心理动力学角度的组织干预方式,这本书是他非常经典的关于领导力团队教练的著作。大师特别擅长讲一些特具禅意的小故事,相信不少组织顾问和教练会有不少共鸣。
打造高绩效团队,是很多组织持续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通过团队成员间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达成团队高绩效,从而达成组织高绩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到团队中个体作为个体,个体与团体,以及团体自身的特性,打造亲密(信任)有间(互补)的团队,高绩效才有可能。
身为领导力团体教练,寻求领导力之旅首先是自我认知之旅。因为要想让他人获得领悟从而改变,需要利用自身的力量,这时就要求教练把自己作为工具,帮助团体成员进行自我探索。正如走心的德弗里斯大师在结语中说道:
为了真正了解别人,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首先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