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要出考场信息了,莫名泛起了焦虑和慌张感。
缺少了最强有力的伴侣,最佳拍档,要独自应付这么重要的时刻,我行不行?你为什么丢下我独自面对?
考三天,要做饭,要接送考,要求人帮助,万一考场太远,还要定钟点房,都是头大,都是为难。
昨天正做晚饭的时候,姐姐发信息来说,有朋友的同学的孩子高考,想解决一下孩子注意力的问题,推我微信过去了,跟我打声招呼。看到信息了,在炒菜,没回。 儿子快放学了,两个锅两个菜同时操作,午饭不好,下午就饿,我要让他一回家就吃上饭。 左边灶上码好了地锅,只需翻翻锅。
儿子进门了,我把右边锅打开火,青菜刚切好,这就准备入锅。这个时候突然电话响了,儿子送过来说有电话。一手接起来,一手把切好的菜抓进锅里。 对方开门见山就问我问题,既没有问我方不方便,也没有寒暄,在排油烟机响声和翻炒叮当声中,听她讲了好几句才意识到就是这位高考生的妈妈。 离高考没有几天了,马上感同身受对方的急切情绪,也就直接回应了对方,教了一些话术策略。 一手炒菜,一手拿着电话。有时需要两只手,就把电话用肩膀夹在耳朵上。架不住,再赶紧一只手拿住。
一边接受咨询,安慰高考生的妈妈,给出建议,一边手忙脚乱炒菜,一边觉察到儿子进了几次厨房要看怎么还不吃饭,有点怪“魔鬼效应”,怎么最忙的时候来工作。
都不记得了如何结束的,赶紧布饭,给儿子开饭。儿子说,妈妈你要是一天都接这样的电话,也没挣到钱,我也吃不上饭。 他这句话点醒了我。孩子总是这么敏锐,这么有智慧。因为我在山中吗?
我看手机,发现姐姐的朋友加了我微信,我没通过。 在梳理刚才有没有讲的不合适,心里有点招架不住时语气有没有不妥。。。。。。儿子说,今天菜真好吃,妈妈你怎么还不来吃饭,我不等你了。中午饭太差了,我周围的同学都没吃饭就倒了,因为不是饭,只是一堆化合物。
过去跟儿子一起把饭吃完,一起聊了点开心的事。 饭桌还没收拾停当,听课时间又到了。结束后,然后洗碗,再帮儿子审一下入团的材料,整理获奖明细。就这样一直忙到深夜,儿子睡觉了我不敢开灯,弄完后摸黑去睡了。
今天上午打拳时也心不在焉,应付了两遍急着回来,又盯着考场的事。终于在上午拿到考场信息了,心事才总算落定了。
从头觉察自己的这两天的表现,才意识到昨天处理得也是慌张了。不想一心三用,为什么不在问清楚来电何事之后先寒暄几句,再约个正式的咨询时间,从容地完成工作呢?是姐姐朋友的同学,不好意思收费,不好意思提找个时间正式约咨询?是想人家高考很着急,感同身受,赶紧回应求助?是不好意思拒绝,哪怕换个更合适的时间都怕别人理解成拒绝,心里不安。。。。?这几种兼而有之吧。
再次想到咨询师的价值,提醒自己:要放低心态,不要有救人者心态。 要端正价值,不收费不指导(咨询伦理原则之一)。
最后,抱抱自己,觉察,总结。对自己说,今天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没关系,又是一次发现不足和进步的机会。慢慢来,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