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必将衰微

写上海的高手,三十年代是张爱玲,当代是程乃珊和王安忆。三位都是女性。最近两年,出了一本《繁花》,作者金宇澄,全用上海话写(但北方人能懂),有特色,也在写上海的高手中增添了一位Gentleman(先生)。

现在的上海,上海话式微。一般和陌生人说的第一句话,用的是普通话,这你懂的。故此,上海的公交车,已恢复用上海话报站;中小学下也提倡课后多讲上海话了。《繁花》作者似乎想在南北语言之间作一沟通,努力改良上海话以挽救这一语言。

有用吗?

没用。上海话必将衰微——且不说衰亡。

上海已经是个移民城市了。各地来的白领,精英,蓝领,民工,改变着上海的人口结构和人文习惯,顺手也改变着上海话。房价不断高涨期间,有调侃语,内环说外国话,中环说普通话,外环说上海话。

北京也是移民城,但北京不会被外来人同化,起码语言不会。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

推广普通话,是建国以来在语言文字方面,做得最成功的——似可比肩秦始皇的文同书。简化汉字,极具争议,无能望其项背。

张爱玲离世多年,程乃珊年前也走了,剩下的,女有王安忆,男有金宇澄。他们会为老上海的人文语言的被替代被淘汰而写挽歌吗?挽歌有悲剧色彩。一般而言,较之喜剧和正剧,悲剧的分量最重。经典多是悲剧。

预测语言文字,向来难准。眼光犀利如鲁迅者,尚且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虽是矫枉必须过正,但未免太过了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数据解析: 1.JSON数据 ----...
    孟豊Mike阅读 2,675评论 0 1
  • QQ3170782089,杰少
    千城_杰少阅读 1,651评论 0 0
  • 近日暑热又再次袭来,人也焦躁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确有研究,认为温度与犯罪有直接关系,所以非洲犯罪率高也很正常。不过,...
    蓝田生烟阅读 3,184评论 0 2
  • 老爸你要坚持住,我们都在等着你那,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在陪着您,一直陪着您,我们也坚信您意志力,您可以的,我们...
    小爪1002阅读 1,8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