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又被爸爸说教了一番,三句不离"你看看你柔芬姐,毋庸置疑的一个女强人,你再看看你,怎么一点好强心都没有,一点斗志都没有,做什么事都没有一点勇气,毫无半点自信,你就不能学乖点嘛..." "不要嫌你爸啰嗦,我也是为你好。"我就只是小声嘀咕了一声我不想学车,就招来了他的絮絮叨叨。我也知道他是为我好,但是我有时候我真的对学车不感兴趣,况且我似乎并不觉得学车对我来说有太大的益处,或者我不去学车会对我有太大的影响。这种态度似乎有点让人觉得我太没有追求了,太安于现状了吧。现在脑海还一直回荡着昨晚和柔芬姐的一番谈话,说真的我也十分佩服她,在我所看来的她,就是一直戴着光环成长的,很多时候我也好希望自己能有她的一半,我也想往好的方面发展呀,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呀。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式教育:过多注重己愿,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人生梦想或人生意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一旦孩子违背了或是达不到,就会万分失望,甚至痛不欲生。这其实违背了家庭教育的另外一个原则"以人为本"。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合理地引导他们。
极端教育态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常有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规律,盲目实施超前教育的"拔苗助长"行为。当然也有一部分相信"水到渠成",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而错过了最佳教育契机的"守株待兔"行为。
其实我最盼望的是能够不要在做每一件事时,不要老是那其他人来进行对比,毕竟孩子的心里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