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畅销书《异类》的走红,相信大多数人对10000小时理论都不会陌生,即任何人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达到顶级专家,必须至少练习10000小时。
10000小时理论的意义在于给出了一个可以量化的学习路径:100小时通常可以了解一项技能,1000小时可以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并可以靠此赚钱,而10000小时可以达到顶级水平。
然而如果成为高手只是时间的堆砌,那么事情也许并不会那么困难。我以前在学校踢野球的时候,遇到有的老师每天去踢2小时球,已经连续坚持了20多年,已经足以达到10000小时的训练量,但他的水平不要说顶级就是和校队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大多数人从不到10岁的时候学习英语,一直到20多岁大学毕业,如果单独统计学习英语的时间没有10000小时但也早超过1000小时,但恐怕99%的人并不具备靠英语赚钱的能力。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往往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并不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人,其实科学家造就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真正的关键根本不是练习时间的长短,而是练习的方法,而只有有效练习的时间累计效应才有意义。
怎样的练习是有效的呢?答案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练习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Super-focus, have full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极端专注
Stretches you beyond your current capabilities在学习区学习
Involves lots of repetition大量重复
Requires immediate feedback即时反馈
极端专注
刻意练习和普通的练习的根本区别在于刻意练习需要我们绝对主动,而在生活中我们的大量练习是被动的。主动练习需要极端专注来调动更多的脑细胞,并且我们的大脑是在多任务处理是很低效的,刻意练习需要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在学习区学习
心理学家Noel Tichy提出一个理论来表示你想学习事物的等级:
最里面一圈是舒适区: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务。
中间一层是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面一圈是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心理感觉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奔溃以致放弃学习。
刻意练习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在学习区练习,这其实是非常违反本能的。我们在工作中会本能的优先处理那些简单的事物,我们在学习中会本能的做那些低难度的事情。
一个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刻意练习的简单指标就是看自己有没有不适感:看美剧不是刻意练习,轻松的踢野球不是刻意练习,在咖啡馆悠闲的读小说不是刻意练习,这些只是我们日常很好的休闲活动,但并不会真正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
大量重复
大量重复和在学习区学习的原则并不冲突,并不是说让我们去重复我们已经完全掌握的技能,而是说当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我们唯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可以把这个技能“长”在脑子里。
回忆下我们是怎么样学会游泳的,如果你去问一个会游泳的人怎么样蛙泳,他会告诉你先蹬腿,然后再划手,然后换气如此往复。好吧很简单吧但你肯定还是不会,所以你必须不断的练习,其实这三个步骤里面又可以细分出若干子步骤,比如蹬腿又有三个子步骤。所以你需要一直分解直到一个足够简单的动作,通过大量重复先掌握这个子模块,然后再练习把这些子模块合起来组成一个更大的模块,直到可以把所有的模块合起来,这样你就掌握了游泳的技能。这里面大量的重复是必须的,有些人学游泳比较慢是因为一上来就想要把三个大步骤合起来练,而不去分解重复,这样最终会耗费更多时间导致很多的无效练习。
及时反馈
没有及时反馈的练习都是无效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练习是对还是错,错误的练习有可能还会损害技能。而及时反馈又与环境强相关,如果你想练习演讲,你最好加入一个演讲俱乐部;如果你想提高足球水平,你需要加入一个不错的足球队;如果你想搞科研,就得去一个不错的实验室。因为一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才能获得有效的及时反馈。所以民科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他们的练习没有及时反馈,所以脑子里会有一大堆没有经过验证的想法,这些都被证明是不靠谱的。获取及时反馈最好的途径是有一个导师或者学习伙伴,如果实在没有就需要自己来精心设计学习路径。计算机是相对最容易自学的学科,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的学习材料应该是最齐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计算机可以通过运行程序马上获得反馈。
总结
所有的拖延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其实很刻苦的人,所以人们逃避的通常不是练习而是刻意练习,因为刻意练习是极端耗费脑力和体力的劳动,一般一次难以持续很长时间,刻意练习没有太多寓教于乐,需要忍受枯燥的过程并且始终伴随有轻微的不适感,刻意练习追求及时反馈,要始终针对我们的薄弱区进行改进从而获得提高,而这都是自我突破所需要承受的必然代价。有如此苛刻的要求,你还愿意练习10000小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