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有两大发明,一是麻醉药,而是消毒药。结果是麻醉药推广得更快速有效。为什么呢?因为麻醉药的效果显而易见,让病人免于疼痛,鬼哭狼嚎更少了。消毒药的推广则遇到了重重困难,因为它的效果难以被看见,无法被衡量。医生们做完一台手术就直奔下一台,没有意识到洗手消毒的重要性。医生查房也是看完一个病人就下一个病人,病毒则是通过医生的手在传播。直到最后爆发更大面积的传播,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反思,才意识到消毒的重要。
在教育方面,也同样上演着类似的事情。很多父母和老师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样方式有效接受教育和指导。家长们通常等到了小孩子到了小学初中,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绩不好,他们才去反思,到底为什么我的小孩智力跟别人的不一样,为什么他的学习能力就是不好。这时候我们的家长就扮演着严父慈母的方式,软硬兼施的通过各种方式想弥补教育的缺陷,努力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让他们提高成绩。就像病症爆发出来的时候一样,赶紧去治疗以图平复一切。而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小孩子三岁甚至是六岁以前的语言启蒙,还有各种思维能力的启蒙,因为那时候他们不会说呀,怎么衡量他们的投入有效呢?没那么重要吧。
科学研究表明在幼年的时候就是六岁以前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输入越多语言质量越好,孩子学习能力越高。越是忙于生计的父母,对孩子语言交流更少,说的话更简单,孩子受到的语言刺激就很少了。我们可以说,科学研究只是针对特定群体的样本,不一定是真理,但它确实给我们育儿启发。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师长,更应该从自己身边的小孩入手,从身边的案例入手,去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受到语言质量影响。
朋友家是二胎家庭,职场妈妈下班后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疲于奔命。所以电视手机就成为了保姆。朋友说,他都喜欢看卡通片呢,也能学习知识,我就要哄小的睡觉,那大的就让他一直看电视吧。渐渐的,电视取代了真正的父母成为了儿童的每日依赖的电视保姆。父母都没有办法安抚小孩情绪,阻止她的哭闹折腾的时候只要打开手机视频,只要打开电视,孩子马上就不哭闹了,这是为什么呢?从小时候我们就给予了电子产品的强兴奋剂,那以后出现更大的困难又该用什么解决呢?
让我们重视幼年时期的亲子交流吧。语言是重要的载体。会不会说话,在育儿方面也是至关重要。今天我带女儿去游乐场玩耍,录下了她滑滑梯的视频。回看的时候,发现老公和我都一直大声呵斥着女儿,"快快快坐下来,别挡着人家。""小心点别东张西望"等等。虽然孩子没有表露不快,但是我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我所有语言表达出来的是满满的紧张和焦虑,长此以往会不会也感染到孩子,让她不敢挑战自己尝试新事物呢?我们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屑于说太多,也不注意怎么说能让他们接受。脱口而出的话,有些时候却是伤害。“再不吃饭就不给你看电视!”“再不听话就不要你”“赶快过来写作业,不然打死你” 有时候我在想,作为承受能力强的大人,能够经得住家人天天这么跟你说话吗?“再抽烟就别吃饭了”“工资不上交就跟你离婚”。恐怕没有人能接受吧,那么脆弱敏感的孩子怎么承受得住语言暴力呢?己所不欲,何必强施于人呢?
作为父母,即便能提供的物质生活有限,但至少在感情交流,言语交流上,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