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对于项羽的评判多是以悲剧英雄而论。在我过往的印象中,项羽是英杰一般的人物,大概是源自于李清照的一首诗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然而当我重读史记,再次细读项羽本纪之后,得出结论:李清照对项羽不过是一种偏爱,而我,对项羽则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误爱。
惹不起的半吊子
项羽名籍,字羽。一直是跟着自己的叔叔项梁,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因此,项羽就这样沾亲带故的有了名声资本。
项羽小的时候,项梁就打算培养他,于是教他学习写字识字。项羽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有些枯燥,不肯再学。惹得项梁很不开心,项羽还辩解说:写字能用来记姓名就行,学的多了没用。
项梁看看侄子,长的五大三粗,力能扛鼎,也不像个文化人,不再坚持。开始教项羽剑术,项羽最开始学的很开心,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枯燥无味,又不学了。不学怎么跟叔叔解释呢?项羽就说:剑术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万人敌的本事。
叔叔项梁觉得侄子有志向,大喜,开始教项羽学兵法。项羽也大喜,起先还起早贪黑的学,到了知道大略之后,不学了。项梁很不开心,却也无奈。
半吊子的项羽学了半吊子的知识,开始了半吊子的人生。
直到有一天,项梁带着项羽在街上溜达,凑巧碰到了秦始皇的车盖,项羽一看,嘟囔了一声:我可以替代他。吓得项梁赶紧把项羽嘴巴捂上了,从此却对项羽刮目相看。
后来项梁起兵兵败被杀,宋义率领楚军攻秦,项羽为次将军。宋义考虑到秦军正在与赵军作战,于是按兵不动,静待良机。项羽忍不住了,就跑过去问:你为啥不出战?宋义解释了一番,项羽也不听,直接把宋义杀了,一手提着宋义脑袋,一手拿着剑对众将士说:“我奉王命把他杀了,以后你们就跟着我干”。
将士一看这主将都没了,又不敢惹项羽,就顺水推舟,互相安慰到:毕竟项氏一族也是名门,咱跟着干也不丢人。
凶残的杀戮者
项梁起兵的时候,派项羽去攻打襄城,由于城池坚固,项羽费了很大的劲才打下来。进城之后,项羽越想越来气,你们知道我来了居然不投降,是看不起我?于是把所有军民全部活埋了。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秦将章邯觉得秦国没戏了,就率军投降了项羽。有一些秦军士兵在议论,担心打仗失败之后自己家里人被秦朝廷杀了。项羽听说之后,就把二十万秦军全部活埋了。
各路诸侯一并进攻,很快就推倒了秦朝。项羽率军到了咸阳城以后,先是把秦国百姓都屠戮了,随后看着数百里的阿房宫就来气,一把火烧了三个月。
可是,这些老百姓不都是秦国暴政的受害者吗?
自以为是的偏执狂
进入咸阳城后,有人劝说项羽:关中有山河做屏障,四方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立霸业。项羽看着这地方被自己烧的不像样子,就说:富贵不回乡,就好比锦衣夜行,谁知道呢?那人牢骚了一句就被项羽扔到锅里煮了。
亚父范增一直是项羽的心腹谋臣,刘邦就使了个小计谋,当项羽派信使去找刘邦的时候,刘邦先是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看到使者后装作特别惊讶,原来你是项羽的使者,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就换上了粗茶淡饭。项羽听了真就怀疑起范增了,气得范增要回家养老,项羽也不拦着,于是范增在回家路上就死了。
楚汉相持了很久,项羽坐不住了,就找刘邦商量:咱不要让百姓受苦了,咱们决战一下,成王败寇。刘邦心里想着,这二愣子,:谁跟你斗力?我要靠智慧。
到了垓下之战,四面楚歌之中楚军大败。项羽领着自己身边的几十个人,对骑兵说:我打仗没犯错误,现在被困在这里,是天要亡我。这个时候追兵赶来,项羽斩杀了几名汉将,得意的问骑兵:怎么样?骑兵都竖起大拇指,大王说得对。
当项羽到了乌江边上,一位渔夫劝他回去重振兵力再出发,他回绝了,他嫌丢人,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后人评价项羽自刎乌江,杜牧诗中提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纵观其一生,是当皇帝的料子吗?
他对士兵很关心,但是对将领缺乏信任,舍不得给将领奖赏;平民老百姓受秦朝的压迫已经很久了,他却屡次三番活埋百姓,屠城泄愤;谋士的忠告在他也不乐意听,看到一个玉器宝贝就忘了自己的事业,放虎归山。最后兵败之后,就感觉从天到地,一下子就没了斗志。
王安石在评论项羽的时候提出: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种见解,也许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