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发现双小腿、脚踝部都是蚊子印,难得穿回裙子,就遭蚊子咬了,以后还是长袖长裤安全。
夏季,蚊子叮咬真的很烦人。
医疗点在杭州南站负一楼,也不知哪来的蚊子这么多,昨天领了灭蚊液,看看能不能好一点。
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看了健康时报和生命时报关于防蚊妙招的介绍,可以在蚊子“攻击”我们之前,做好以下准备:
1.清除蚊虫滋生地
蚊子的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整个“蚊生”2周左右。
我们常见的是蚊子的成虫期,其余3个时期均在水中生活。
防蚊灭蚊的关键是减少蚊虫滋生场所,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数量。
方法是要及时清理积水,检查清理易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等。
我们医疗点也没储水的瓶瓶罐罐,也没花盆,也没水渠,唯一只有洗手盆。
2.避其所好,对症设防
蚊子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家里如果有蚊虫,可针对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桌脚下、楼梯间、水槽下、阴沟等喷洒杀虫剂。
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欢停在黑色衣服上,所以大家尽量在炎热的夏天穿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3.勤于做好清洁卫生
饭后,碗筷不要直接丢入水槽便了事,因为未洗净的牛奶杯,或者粘有面酱的盘子,都会招来更多蚊子,一定要及时清洗。
这个我们也不存在,我们饭店点的午餐,吃完就把碗筷送回店里。
4.做好个人防护
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油。
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使用电蚊拍等物理方法防止蚊虫叮咬。
为了少被蚊子咬,上班不穿裙子了,一年四季都长衣长裤。
5.以毒攻毒
就是各种灭蚊产品,今天已经用上灭蚊液了,但愿蚊子怕了、晕了、逃了,远离我们。
6.发病时及时就医
留意身体状况,凡是疑似因为被蚊子叮咬而突然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皮疹等,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早检查,早诊断治疗。
一份驱/防蚊产品使用指南,供大家参考。
不同驱蚊产品,使用方式不同
1.传统蚊香
点燃后能释放有效驱蚊成分,但含有各种填料、慢性阻燃剂等,产生大量的烟,影响呼吸道健康。
适合在空间大、较为开阔、密闭性差的空间使用。睡前屋里点燃蚊香,关闭门窗,30~60分钟后熄灭,先开窗通风再入睡。
2.电蚊香片
每个蚊香片的作用时间一般为6~8个小时,稳定性差、不持久。
适合一般居室使用,应适当通风。
液体电蚊香原理相同,持续时间长,药效更稳定,注意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3.罐装杀蚊剂
药效强、浓度高,对人体的影响也更大。
使用时房间不要有人滞留,30~60分钟后再开窗通风。
建议在车库、地下室等空间密闭、蚊虫较多,且不会有人长时间停留的地方使用。
不要在厨房、卧室使用。
4.驱蚊花露水、防蚊喷雾
安全性相对较高。
尤其是纯植物成分的花露水和喷雾,2岁以上儿童可用。
使用时超过有效时间应适当补喷。
5.植物驱蚊
靠植物驱蚊长远来看可以减少蚊子的数量,但短时间内驱蚊效果较弱。
6.捕蚊灯
趋光性并不是吸引蚊子的主要因素,除非能利用二氧化碳、特殊气味以及模拟人体红外热感等,否则单纯依赖于光难以保证效果。
感觉像我一样被蚊子叮咬的多的,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