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混沌大学合肥分社线下活动以来,不少人开始叫我刘老师。这个称呼我是喜忧参半的。喜,自然是觉得这是大家对我的高度认可,说明我做的很多事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比如每天更新这个公众号。忧,来自于一方面觉得自己本来年龄就不小了,这个称呼感觉自己至少又多了十岁;另一方面实在担不起老师这样的称呼,混沌大学里大家都是同学。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与社交有关的话题,喜欢从社交的角度去看待很多问题。所以今天的内容,是我的社交理念中的一部分。
第一是工作社交。
古语中有三句话“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不知道这是不是用友软件名称的由来),好像是曾子说的,这原本是对三种类型君臣关系的概况和总结,运用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和文化中,一样适用。几千年来,人性并无很大的改变,会影响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基本因素,还是那些。金庸在鹿鼎记里通过韦小宝说了一句话,当他不知道怎么判断哪些人有本事的时候,他就去找那些不拍马屁的人。
现实中的生活经历,见过了太多的各色人等,也经历过不同的上级,见过很多不同的管理者。能做到第一种境界的,凤毛麟角。我有段时间经常说,企业管理最大的敌人,是企业领导者的自恋。一旦领导者觉得自己说什么都对,做什么都不会错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很危险了。而且人的正常心理中,天然内设了自证模型。人都会努力证明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对的,即便错了。当掌握很多资源的人进入了这个模式,带给组织的伤害就很大了。
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非正式组织,在中国的组织文化中,往往非正式组织发挥的作用更大。王、霸、亡,其实就是不同类型和文化的非正式组织带给组织的最终结局。
第二是生活社交。
中国传统中,有一种关系叫做“亦师亦友”,我认为这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二月河小说《雍正王朝》中,就活灵活现描绘了一对师徒君臣的成功历程。
我这么多年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对别人“亦师亦友”的人,也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对自己“亦师亦友”的人。我觉得我现在正在越来越成为这样的人,也找到了越来越多对我“亦师亦友”的人,新的方式就是通过这个公众号。
“亦师亦友”是最大价值的社交。既倾其所能给人带来启发和指导,又道合同行相伴人生路,多美好的画面。我和我的大学同学总结我们毕业十几年来的失败,最大的一点教训就是毕业前后缺乏一个人生导师的角色。我们的父母大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无力承担这样的角色。如果在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个导师角色的人给予启发和建议,有些坑就不会掉进去。而人生的坑太多,有些掉进去,要花十年时间才出的来。有些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