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很多父母又开始为孩子的成绩担心,尤其是刚刚升入高一的,孩子基础又比较差的父母,更是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孩子肯定无缘理想大学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以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告诉你,未必如此,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孩子肯付出努力,三年后,基础差的孩子,也一样可以还你一个奇迹。
01 没有人天生就是学霸,补齐短板是关键
小周初中时候就资质平平,,他之所以能考上高中,就是因为他有特长科目,英语。
中考时候,他就以英语147的高分,而拉平了其他科目与同学们的差距,得以升入本地的县一中。
为此,他的父母担心不已:只有一科拔尖,其他科的基础也不好,如何才能让孩子在高中学得更好,从而三年后考个好大学呢?
他们一家三口,在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以后决定:父母这三年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陪读,尽量把孩子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努力把孩子的瘸腿科目补齐,从而缩小差距,迎头赶上。
于是,家里的田不种了,地也不管了,一心一意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家里的其他任何事情,都要让位于孩子的学习。
母亲负责做饭,天天为孩子做可口而又营养的饭菜,而父亲则在城里打点零工,空闲时间就想法设法地补齐孩子的劣势科目,语文,物理等。
为了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多年不曾拿起书本的父亲,居然也在清晨六点开始“早读”,在孩子洗脸刷牙的过程中,父亲的读书声就一点点地渗透到孩子的脑瓜里。
渐渐的,孩子居然也在洗脸刷牙过程中和父亲比赛背古诗,或者挑出父亲背错的字句。
开窍于舌,因为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孩子的语文成绩渐渐就跟了上来。
也许是父母的决心打动了孩子,也许是父亲的那种拼劲深深感动了小周。本来就不笨的小周,因为内心的原动力被激发出来,所以学习干劲十足,孩子的成绩从原来的年段300、400名,一直噌噌地往上升、往上升……
到了高二下学期,一个普通班的,原来基础也不太好的孩子,居然能考到年段的110多名,和实验班的一些孩子都不相上下。
这一点连他的班主任都大为惊讶:“要是小周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发展态势,到时候考个211甚至985都不成问题呢!”
看着孩子日新月异的成绩,听着班主任发自肺腑的鼓励,夫妻俩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看来当初的心血没有白费,要不是当初全身心地付出,也许孩子完全不可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有心人,天不负,果然一年后的高考,孩子发挥不错,顺风顺水地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双一流大学。
小周的逆袭,让多少同龄人大跌眼镜“小周他也能考上211 学校?”“小周,高一时候比我还差一大截的他,居然考出比我还要好的成绩来?奇怪,太奇怪了。”
其实同学们的说法未免偏颇,谁说基础不好的孩子就考不上好大学?谁说高一成绩不好的孩子就要一直差下去?
问题的关键是,他们一家人从高一开始就知道努力,努力扬长避短,努力补齐小周的“短板”,从而才完美地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袭。
02 只要你愿意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个故事,过去三年了,依然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女老师,一个和蔼可亲的心理咨询师,一个做过几百场励志报告的高级讲师。
在老师开始讲课之前,她给我们出示了好几张PPT。
那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作业本,那是一堆边角早已卷起的小说,以及一个看起来非常破旧的农村的一个房间。
演示之后,老师问我们:“你们猜,这些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台下的我们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令我们一万个没想到的是,那些场景居然就是读高三下期的老师的生活缩影。
高三,谁都知道那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几乎人都在竭尽全力地读书,读书,再读书,就是希望可以通过高考来“考过官二代,超过富二代”,从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但这个老师例外。
因为她觉得自己成绩很差,基本上都在班上中下水平,甚至倒数的那几个学生,所以她觉得高考无望,所以她天天沉迷于小说。她可以整宿整宿地看小说,而不是复习功课或者睡觉。
鉴于她这种“破罐破摔”的状态,她的父母、家长都非常着急,觉得如果她一直都这样下去,整个人都废了,更别说考什么大学了。
无法正常上学的她,被父母接回家“自学”,其实是休学在家。
看小说看累的她,偶尔会去河边走走,就在3月底,也就是离高考只剩下100天左右的一个下午,那时候的高考还是7月7日,她突然顿悟了:“如果我天天这样下去,和河里的那只无所事事的小鸟有什么区别?饿了就下河找吃的,吃完就理理羽毛?”
“开窍”了的老师,马上回来就打算把自己屋里的那些小说全给烧了,收工回来的父母,怕她烧了房子,才抢下来那些小说。
女老师别哭边说:“我错了,之前的我都错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个好大学,让你们觉得没有白生了我这个女儿。”
让父母、老师和所有同学都大吃一惊的是,女老师第二天就回到学校,而且像超人一样学习,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语文是她的长项,最令她头条的是数学,她就每天刷几百题数学,每天刷到深夜,就像当时看小说一样拼命,不分白天黑夜。
也许是因为小说看多了,理解能力不错,也许是她真正意识到是改变自己的时候了,也就是100天的时间,她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后来真的就考上了师范大学。
在20多年前,能考上大专院校,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此捧上“铁饭碗”,更何况是师范类大学。
她在距离高考一百天里,就创造了一个奇迹,无他,就是努力,努力改变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努力用汗水来改写“基础差”这一诅咒。
这世上,从来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成功一定有迹可循:那就是扬长避短,正视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
基础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来不想改变这一事实,不肯付出努力,最后所有的结果你都把它归结为“基础差”。
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劣势,但绝对不可以是你不求上进的借口,和挡箭牌。
其实,在基础差和好大学之间,它们只缺一件事,那就是努力,拼尽全力的努力,即使达不到,你也可以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