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1】小组合作学习

一、内容概要

小组合作学习

二、反思

第一年任教时,我就学杜郎口中学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前后两块黑板都用上,学生按6个人一个小组,拼桌坐在一起。上课气氛活跃,但成绩不好。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是在讨论,而是在聊天。

过了几年,我又重新进行了小组合作。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我没让他们把桌子拼在一起,而是坐成一列。把全班按成绩排序,前7名为组长,组员由组长在同一档次里进行抽签。保证每一组的起始值是差不多的。然后再小组进行pk。

在这种模式下,成绩上来了。但其实严格来说,不是小组合作,只能说是小组竞赛。

今天看了《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提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才发现之前的做法实在过于简单粗暴。

书上一直强调“要关注到每个学生”,于是给每个组员安排不同的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角色。

小组合作的角色安排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让每个人有事可做。同时还要避免让组长或能力最强的组员承担所有的小组任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