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人际关系”这个话题吧。
姑且这一层广义称之为“朋友关系”,今天聊的是看了一本书之后的思考,书中的一些案例和论述个人觉得颇有意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结合实例与大家交流一二。
今天聊人际关系中的三个基础认知。
当然,不是说只有这三个,而是说先聊这三个,后续可能会聊别的,包括认知与案例、行动。
第一,我们有选择和谁做朋友的自由。
最开始我没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认知,但是作者给出案例后我忽然发现我其实有过类似的体验。
作者以选咖啡这件小事为例论述了选择自由这个道理——
“既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喝什么咖啡,那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自己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呢?两者的道理不是一致的吗?”
看完论述我想到了两件事——
第一是大学时候,刚进学校没多久,我似乎就感知到,我没必要局限在有限的圈子里,可以往外多看看,去认识更多的人。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院外、校外认识的朋友明显多于本院系,且关系深浅也有明显不同。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朋友圈里大部分都不是同龄人。
第二件事是19年8月左右,好友A引荐另一个朋友认识,第一次就聊了2小时,对方分享的一个人际圈重要程度梳理我听完颇为受用。
挂完电话我马上去盘点我的朋友圈,倒着筛选,哪些是我需要重点关注在意的,只提溜了20个不到,而比这个弱一个等级的也只放了30个左右。
以这两个名单为基准来觉察调整,半年后我发现我越来越知道哪些人重要,另外一些被我遗忘却重要的人也慢慢涌现。
更关键的是,这种梳理澄清还带来两个巨大的好处——
一个是,我内心仿佛有了清晰的柱石,有了一种定心的感觉;
第二则是,我开始没那么在意许多人的评价,因为大部分评价我的人都没有进入我的核心名单,慢慢开始隔离无关人的无关评价,保持耳根清净。
第二个认知,我们没办法和所有人成为朋友。
“无论你怎么做,一定都会有人不喜欢你。”
这话我近一年常说,但是以前不是。
很久以前老是觉得说我得和所有人搞好关系,友善相处。
后来去觉察为什么会有这样天真的想法,溯源的时候发现,原来是因为初中的转折——
大家从都不怎么待见我,到基本都佩服称赞我。
这段经历给了我一个错觉,我可以和所有人搞好关系,只要我好好提升自我修养。
后来发现,原来那样的转折,多半因为样本量太小,加上大家都很年轻。
等到长大了些,再多见了些人,仅仅只是到高中就发现,无论你再怎么对别人好,也不是所有人都真的与你为善,甚至,别人的善不过是你让渡了自己的权益而已,一旦你不让了,别人立马翻脸。
所以从高二开始我就发誓绝不做老好人。
当然,时至今日我觉得我也没完全改过来,至少在面对别人的冲击时,我多数时候还是会忍下来,好好说话。
害,大概觉得这是修养吧,我比较好奇会遇见什么人,什么场景,我会直接回应。
不过预想了下,我希望我的直接回应是温柔而坚定,不含敌意的坚决,而不是情绪失控式的对骂,那多没意思。
当然,也不排除这世界总有SB,随缘就好。
第三个认知,认识时间的长短而友谊深浅没有必然关系。
这话我以前没觉得对,总觉得说友谊如酒,时间让其越发醇厚。
后来发现这是地摊文学书看多了,不知道看本质。
如同之前举过的类比例子,个体就像一家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关系好,一定是因为双方有较多业务往来,彼此支持对方的发展。
又或者,以投资视角而言,彼此在对方公司注入了多少资金。
这个类比换回来就是彼此在这段关系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和金钱。
要是认识时间越久,关系越好,那不知道多少人和马云马化腾关系很好了。
言至于此,希望有所启发。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