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设了两类人,他们当然是现实中存在的,而且可以把他们归于一个个体,他们让我思考有关价值的问题,思考一些还并不属于我的东西。
一类人,他看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决心到偏远的山区支教,抛开一切肉体的享乐,回归属于自己的精神释放,一去数十年,从身边的几个孩子,到数以百计的学生,教他们一些类似于常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做人,努力使他们善良,柔和,宽容以及进取。他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周围的人,使他们渐渐了解山外面的一切,他们爱他,他也爱他们,在物质单一匮乏的条件下,他们每天都享受着精神的洗礼,他们微笑,发自内心的诚挚... ...
另一类人,他同样看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决心要改变现状,他努力学习,跻身政府,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做上了市教育局局长,他制定了许多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大力操办建筑学校,调配师资,看到山里的五星红旗飘扬,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他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
这样的两种人,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我开始思索他们的价值孰轻孰重。姑且把前者称为A,后者称为B吧!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认同B吧!做官了,首先自身有了保障,同时可以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做了好事可以赢得人们的称赞,想得到什么都显得更加容易了,亲朋好友以B为荣,在实现梦想的同时生活也显得甜蜜幸福... ...
可为什么?为什么我更愿意站在A这边呢?思索再三,我在略带纠结的状态下依然选择了A。我想,A,B是不同的两类人,更是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让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放得宽广一些,A更注重的是精神世界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百来个学生也许没有有什么可供考试的知识,但在他们心里有真,善,美,有懂得宽容和饶恕的心,他们知道生活的困难,知道现实的残酷,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打拼,他们渴望爱情,渴望亲朋好友的微笑。也许生活很难过,但在他们心里有充沛的爱去给予活下去的力量,就像毕淑敏的《寻找那片野花》中的荞一样。
再说下B,我想B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钱和权的基础上的,也许B的内心是渴望培养出人才的,只可惜,在大环境腐朽,教育目标偏倚的条件下,B所做的,似乎只是表面上的昙花一现,也许他可以资助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读完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会怎样呢?在学校懂了一点有关考试的解题思路,但更多的是浮躁与功利,同样是走向社会,他们懒惰,急功近利,喜欢投机取巧,也许凭着小聪明赚到一些钱,可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来作为群众基础呢?当大部分的人都变成钱,权的奴隶时,精神文明建设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我得出结论,在我国的国情下,A类人所创造出的价值更值得被认同。
再做个假设,倘若这个社会B类人越来越多,可使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一点点地缩小,可谁又能改变农村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呢?我想应该是A类人。所以,最完美的,便是A,B两类人都越来越多,A类注重精神建设,B类注重资金的投放方向。B给了A发挥能力的平台,A给了B现实梦想的可能,他们都能发自内心地微笑... ...
也许人们会觉得A类人相比B类人太傻,一辈子只能在苦难中度过,其实不然,所谓“价值”,他其实也分为精神与物质两方面。A看淡物质的价值,他们没有任何的迷茫与无助,他们很坚定,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的快乐我们无法体会,他们也在享受生活,回归本真的生活,有时我也向往,也许等我从大学出来,走进社会,向往的情绪会更加常见,可我也清楚,自己有的只是心血来潮,根本没有长久的意愿,因为自己软弱,渺小。
多少在谈论“价值”的背后,卢安克在我脑海中反复旋转,他的安稳,真诚与顺其自然使泪水在我眼眶中充盈。我想自己终究无法做到如他般的境地,因为我放不下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但可以坚定的是,我会顺其自然地生活,时常知足,不做钱,权的奴隶,而是做自己喜欢且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比如看书写作,音乐体育,比如深爱一个人,和亲朋好友欢聚,比如关心我的病人,抚养我的孩子,比如孝顺我的父母,关怀我的兄弟姐妹... ...
我愿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豁然与精神享受,我更希望可以像卢安克说过的一句话——“即使我现在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