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宋内部的问题,北方的邻居辽国,也因内部的权力斗争,国力走向衰落。
在辽国防守薄弱的东北边境,晓勇善战的女真部落迅速崛起,趁机占领了辽国的大片领土,建立了金国。
面对这样的局势,大宋朝野上下陷入了两难境地,是出兵支援辽国,维持以往的局面;还是与新兴的金国结盟,共同夹击辽国,获取更大的利益?
彼时,大宋朝野上下都有个执念,那就是收回“燕云十六州”。
所谓燕云十六州,是指以燕京和云州为中心的北方战略要地,其中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云州在山西大同一带,加上周边城池,总共十六个州。
这里地势险要,太行山和燕山横亘其间,把中原和北方草原隔开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但在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
大宋王朝自诩正统,建国后就将收复燕云十六州视为使命。徽宗更是好大喜功,希望完成前人未竟之功。因此,大宋最终决定与金国联手灭辽。
其实,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辽国与大宋向来友好,愿意维持各平的关系,而金国野心勃勃,急于扩张,一旦吞并了辽国,很有可能转头威胁大宋。
但徽宗君臣看重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名声,不惜与虎谋皮,与金国订立了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