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确如此,父亲给我们的爱总是默默的,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不爱你,不像母亲给我们的爱那样易懂。这就像我们做阅读题。爸爸的爱就像阅读题里面最难的那道,你必须打开大脑,从多方面去结合思考,才能找出这道题真正的答案。而我们偏偏喜欢浅显易懂的题,所以母亲对我们的爱一眼就可以感觉到。而对很费心思去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么就是不想去理解,要么就是中途放弃,所以父亲在我们眼里就是严肃的,总感觉父亲不那么爱我们。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父亲的使命。因此他的爱就是默默地守护。
我的父亲是一名正宗的农民,我是农民伯伯的孩子。他最熟悉的就是他田地里的稻苗和他生活周围的人情事故。他特别的淳朴,真实。对孩子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像大城市的人那么大胆,只是默默地陪伴。
记得读初中时,每逢星期五只要爸爸有空,他都会来学校接我。那个时候家里很不富裕,买不起摩托车,我们家最贵重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然而他不辞辛苦骑车过来学校门口接我。当时的我,还不懂事。每次走到学校门口,抬头一看,总能看到他(父亲)站在最前排等我,似乎怕我找不到他。看到我以后脸上总是露出满意的笑容。可是自尊心强的我,总怕认识的同学看到我,并且知道我是穷人家的孩子。看到他时总是表现的冷冰冰的。待我坐好了以后,他会带我去买一些好吃的菜回去。他说:“买点好吃的给你补补,在学校吃的没什么营养。”
他的爱在我这里也许是热心肠贴冷屁股。待到了初三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假装起叛逆的样子。让他不得安宁。我不是性格上叛逆,而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他,让他知道我不喜欢他。知难而退,然后我就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坐车回家。不用家长接。可是我就是嘴巴“贱”,偏偏不说,让你猜。每到星期天要上学前,我就是赌气不吃饭。有回还假装大哭起来。他看到以后措手不及。看着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脸上泛起一丝丝的难受。我心里可是乐开了花。我这么一闹,他肯定会害怕。他立马跑到我身边握着我的手,问:“是不是在学校被人欺负了?”我一边抽泣着一边摇头。“哪里不舒服了?”他继续问。我还是摇头。“考试成绩差?”我依然摇头……“你为什么哭?跟爸爸说。”他着急地问。“我-我-想-像别的学生一样坐车去学校。”我还抽噎着说。他听不清楚,后来经过我重复几次之后。他终于听懂了。他听清楚的那一刻,脸上是没有任何喜色,更多的是难过。最后,他同意我坐车上学。我当时真想给自己颁发个奥斯卡哭戏最佳表演奖。那场哭戏相当的精彩,我都快被我的表演征服了。小小年纪就是一个戏精。长大以后非老戏骨不可呢!
再后来,我上市里读高中,到外地读大学,都没有再坐他的车,都是自己去坐车上学。再到后来,我出来工作了。每次坐车回到市里,然后再搭三轮车回乡下。这时我开始想念起那个在学校门口等我放学接我回家的人。
每次坐在三轮车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车。我便想起了初中时他骑车接我回家的情景。特别是看着旁面有一辆摩托车。开车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一条条深深浅浅的痕迹。左手用力地紧握车把手,右手小心翼翼地转动着车把手慢慢地前进着。眼睛注视着前方。坐在后面的是一位高中生,似乎在说着什么。说到兴致时,父子俩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好一幅幸福的画面。当时,我在想,如果爸爸也来接我回家该多好啊!
后来,每次回老家,坐车回到市里,我嫌弃搭车麻烦。我都会打电话给老爸,叫他过来接我。他非常高兴。每次告诉他说我回家了。他早早就骑着摩托车在我下车的点等我。
他就这样默默地守护着他给予他孩子的爱。
坐在车上,我看着他的后背,感觉他不那么高大了,肩膀也不那么宽广了,头发也不那么黑了。看着看着,发现了好几根白头发。他似乎一下子老了。突然感觉眼前有点模糊,好想对他说:“爸爸,我爱您!”“你妈呀,现在越来越啰嗦了。天天挑我的不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每次都说你会站在她那边。”他第一次跟我抱怨着。为了让他感觉我站在他这边,我说:“回到家,我找老妈聊聊。我说一下老妈。”他听了以后开心极了。“是要说一下她,要不她可是家中的老大了。”……
看过一些背影,但是没有哪个背影比这个背影值得我们去留恋、记忆。
这个背影后面的人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你觉得他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懂得你的需要。越来越理解你。不像母亲的爱那样啰嗦。也许是每个人都希望,都渴望被理解。
记得父亲前几天打电话过来,聊着聊着,他跟我说:“女儿啊,有时候你妈妈对你就是啰嗦。你不要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施加压力。我呢,对你要求不高,你只要按照你的步骤去找。追寻你想追寻的东西,我永远支持你。”听到这话,我心里是多么的轻松,愉悦。回头想想我们都是渴望理解的人。特别是那个你觉得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给予你的这种力量。好想对您说:“爸爸,谢谢您!”可是总是话到嘴巴吐不出口。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您慢慢变老。
后来,我最爱你给予的陪伴,理解的爱。
后来,您成为我生活中最亮的指明灯。
……
今天是父亲节,祝全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