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
第一百七十一回
乱云润生 第二十六章
慈禧西逃狼狈不堪,京城陷落惨遭涂炭
八国洋寇侵略中国,中华民族义勇灭洋;1900年8月15日,洋寇联军攻陷北京内城,从四面八方朝紫禁城展开铁壁合围。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与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仓惶出宫避祸;
上回叙述,1900年8月15日,当八国联军洋寇攻陷北京,占领紫禁城后,八国洋寇统帅瓦德纳便下令士兵可以随意抢劫。整座紫禁城中无数的金银珠宝,顿时被洗劫一空。洋寇士兵更是随意杀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罪行十恶不赦、罄竹难书。
曾经在清朝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以清剿义和团的名义捉拿当地的老百姓,联军将无辜的老百姓赶到北京郊外坑杀活埋。
有的满清贵族不愿被侵略者所凌辱,许多户人家选择了引火自焚。而剩下那些未来得及自我了结的高门大户,几乎都被侵略者杀得精光,因为长期无人敛尸又无人知晓,尸体里长出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
此前北京城内的一百多家贵族大户,最后能够幸存下来的不过十户而已。十分之九惨遭灭绝,这是多么骇人听闻、触目惊心。
北京城沦陷,洋寇惨无人道的行径愈加猖狂,侵略者一改之前入私宅奸淫妇女的方式,而组成小分队,狂疯捉拿妇女,只要是女性,无论老少皆逃不过洋寇的毒手。而后,洋寇将掳获的妇女全都集中到同一个地方统统奸淫、任意蹂躏,年轻姿色尚可的女性被带回军营里,沦为供士兵发泄性欲的军妓;而那些年老、或者是容貌不佳妇女,在被侮辱之后,遭到残忍被杀害者不计其数。
1900年8月15日北京沦陷后这段日子中,洋寇首先分别占领各个衙门,将衙门里钱财、物品、粮食统统掠至军营中享用。一些珍贵值钱东西,有些运回欧洲国内,而有些运不走的,就在北京当地进行拍卖。许多外国商人纷纷跑来采买,洋寇一些军营当即从刚打仗的战场,瞬变成倒卖中国宝物的市场。
与此同时,紫禁城皇宫与清朝陵园惨遭洋寇浩劫。如慈禧太后住过的宫殿,洋寇联军司令瓦德西坐上大清龙椅,在这儿住了两个多月,临走之前,竟一把火烧掉。
清东陵与清西陵是清王朝的著名祖墓园林,清王朝为修建陵墓园林,曾花费巨额人力物力。然而更是惨遭八国洋寇毒手,先企图统统炸毁未果,最后被抢劫一空进行报复。
1900年9月17日,八国洋寇侵入燕遵的清东陵,清廷负责守护清东陵的大臣光裕和寿全闻讯洋人打来,无路可逃,投井自尽。洋寇占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清东陵后,决定将其摧毁,破坏清朝龙脉以报复。
准备焚烧陵墓这天,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火把统统被大雨浇灭,洋寇只得先退出孝陵,本想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再烧,可是大雨一天比一天大,见火烧不行,拉来大炮,准备将孝陵炸个粉碎。谁知一连开三炮都是哑炮,最后只得落荒而逃离开东陵。
与此同时,座落易县的清西陵园林陵墓,也遭到洋寇的大肆毁坏,惨不忍睹。
据载:京城沦陷那段极其黑暗日子里,德、俄、日寇最为凶残,英、法洋寇更是甚嚣尘上无以复加。洋寇组成联军讨伐队,在北京郊区血洗无数村镇,男子一律虐杀,妇女先辱后杀,手段残忍。无辜老人被洋寇当作刺杀活靶,开膛后儿童尸体随处可见,老弱妇孺被投入水井与河中…
更有惨无人道伤天害理事例:据载,有个姓“青木”的日本军官,曾割下数十名宫女的乳房,供日寇军官们熬粥喝。北京街头到处都是砍下的人头,一些房屋中悬有首级和被肢解的尸体。日寇杀人时,故意朝非致命处射击取乐,有时候还拿活人当靶试验子弹。
北京城沦陷,紫禁城便遭围困,慈禧皇太后准备潜逃。当得知前线战况后,笃定地选择逃出紫禁城以“暂避锋芒”,但此时离开都城无疑会给天下人留下笑柄,于是慈禧参照《左传》,给自己逃跑行为取响亮名字:“西狩”,此举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慈禧出走肯定要带上光绪皇帝,然而此时珍妃却在朝廷中勇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劝谏光绪皇帝留下来主持大局,皇帝在,将士们就有主心骨。珍妃此言一出,立即惹怒慈禧。慈禧本来就对珍妃刚强性格看不惯,没想到在这兵荒马乱节骨眼上,珍妃竟敢撺掇光绪帝忤逆自己,于是对珍妃的新仇旧恨一起发泄出来。临出行前,令太监将幽禁于紫禁城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恶毒惨忍推入井中,珍妃24岁香消玉殒。
慈禧在离开紫禁城前,给留守皇宫的妃嫔留下懿旨:一律不得离开后宫。此时有:咸丰皇帝的两妃,年事己高的吉妃和琪妃,同治皇帝妃子,以瑜妃为首的四女妃,还有些名分较低的皇亲国戚。
这些留守妃子此刻惶恐不安,毕竟从没见过国破家亡惨状,悲惨命运将难以想象。
于是瑜妃自告奋勇站出来,鼓励带领大家共同防御八国洋寇侵入宫中袭扰。在瑜妃安排下,宫中太监宫女皆行动起来,众人将紫禁城中的城门全部关闭,并且分配人负责守卫,与此同时,瑜妃将紫禁城中留守的王公大臣召集到一块商量对策,此后,大部分大臣都带着家眷,分别躲藏至宫中各角落。
就在后宫妃嫔担惊受怕之际,八国洋寇己攻入紫禁城,并进入后宫中。封建王朝,皇帝后宫是严禁外人进出的,尤其男人,此时的后宫,却涌入大量外国洋寇豺狼。
出乎意料是,八国洋寇统帅瓦德西见到瑜妃后非常客气,並对士兵要求:接触后宫妃嫔“秋毫无犯”的严格军纪。
这是何因?并不是洋寇心生慈悲,而是在酝酿更大贪欲,获取在华更大利益,想要让清廷在枪炮淫威下臣服,贪婪目标近在咫尺,瓦德西必须控制洋寇军纪,防止胡作非为。
为获取更大神州财富,对后宫妃嫔无动于衷,并不代表彬彬有礼,很快洋寇就显露狰狞面目。几乎将皇宫与颐和园中值钱宝物洗劫一空,就连慈禧寝宫中的黄金宝石也被俄寇统帅掠走,野心吞噬霸占神州是初衷。
为了收拾残局,西狩逃亡路上慈禧皇太后,惊魂稍定,便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令其北上,授权与八国联军谈判:在朝廷一再电催下,一月后,李鸿章抵京: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在俄兵百人卫护下抵京,寓贤良寺。他先后拜会赫德及各国公使。赫德数日前已拟定专约4条以候李鸿章。4条为:一、中国自认围攻使馆之大误,应许以后不再发生如此之事。二、所有此次应行赔偿之各事各款,中国即全行认赔,由各国派人查明开单送交照办。三、日后贸易交涉事宜,应由各国择定如何办理,由中国照行。四、所定之专约,系中国与各国通行之大纲领,此外另应由各国将此事之详细与中国分定某国之分约。
当年9月末,在英、法、美、俄承认由奕劻、李鸿章来担任中方的议和人选后,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认可。谈判开场比较顺利,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谈判会旷日持久地持续了1年。
李鸿章提出两个谈判纲领,双方想法却大相径庭,一个要驻军长留,一个想赔钱走人;一个妄想解除人家的武装,一个希望商业上给对方些便宜;一个要治罪,一个避重就轻,环顾左右而言。李鸿章甚至提出要一一个别对谈,以期各个击破。
中方提出议和大纲2天后,联军最高统帅瓦德西赶到北京,对李鸿章提出的议和大纲,态度非常強硬,是“不给予任何的理睬”。
慈禧的问题是绕不开的,为确保慈禧不被判罪,李鸿章坚持要在条款上写明“懿亲不加重刑”。这时候“中国国情”四个字起了作用。李鸿章让对方明白,中国人以孝为本,以忠治国,太后为一国之母,千万要尊重。
谈判双方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对不上眼。李鸿章要先停火后议和,联军是先议和再停火。联军开出一长串人名要求杀、关、流放和没收财产。李鸿章认为应该严格区分,尽量按太后懿旨加以保护。谈判不欢而散。
此后一段时间,联军继续西进,并派兵进犯清西陵和清东陵,直逼张家口,向慈禧施加压力。联军司令瓦德西说,如果中国再不提出令各国满意的决定 ,联军就要进攻陕西西安,去捉拿真正的祸首:慈禧皇太后!
接下来就是双方打心理战,慈禧在西安天天心惊肉跳等着消息,常悁栗而不自安…
1901年2月21日,清廷接到各国要求处死的12人名单: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庄亲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四川总督李秉衡、陕甘提督董福祥。其中刚毅、徐桐、李秉衡三人已死,载漪、载澜“定以斩监候罪名,如以为应行贷其一死,则遣戌新疆,永远监禁”,董福祥“事缓办”外,其余人都令自尽或正法。
回顾谈判过程:1900年10月,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
1900年12月24日,11国(八国之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纲》12条。清政府完全接受。
1901年2月21日,清廷接到各国要求处死的12人名单,清政府逐步接受并执行。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除了八国联军这8个国家,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3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亿零5000万两。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字回来,李鸿章便大口吐血。整整一天瞠视不瞑,临终一刻,几滴浊泪流过面颊。11月7日,李鸿章离世,终年78岁。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