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6‖战国时代的冷兵器战争模式

之所以叫战国时期,它的典型特点就是以战争为主。此时的冷兵器战争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与多个少数民族接壤的赵国,备受胡骑(qí)侵扰之苦,赵武灵王痛定思痛,下令胡服骑射,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自上而下推广胡服骑射,赵国很快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因此到处扩张,收编了一些北方游牧民族,战斗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经过一系列发展,大规模步骑兵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春秋时代以车兵为主的冲击战,在中原地区各国,骑兵部队很快成为了战争中的主力兵种,成为决定战争的关键力量。此后,车、步、骑三种兵种的配合使用成为中国整个冷兵器时代兵种配合的基本形式。

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中国著名的铜矿产地之一,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大的铜矿开采地。战国时期,是青铜兵器和铁兵器并存的时代,戈、矛、剑、戟等兵器的质地锋利坚韧。

战争的目的就要取胜,战国时期是军事思想极大发展的一个时代。《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两部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主要是战争哲学,出发点是怎么样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战场效果。《孙膑兵法》是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还有一批人,也在影响着整个战国的政局,他们被称为纵横家。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张的策略问题,他们游走于各国,分别从合纵、连横两个方面出谋划策,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