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教育已经变成了一门生意,是穷人的陷阱”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若细心探究教育的发展历程,其中的一些现象或许并不难理解。
90 年代之前,教育旨在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大家积极投入学习,便灌输“好好读书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能赚大钱”的观念,体制内招聘设学历门槛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进入 21 世纪,现代教育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当经济发展良好但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时,便有了两大举措。其一,让学生延迟就业,本科毕业去读硕士,硕士毕业去读博士,以此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其二,推动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教育集团,都有招生目标,然而大学既不对就业负责,也不对提高生产力负责。
如此一来,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割韭菜”的行为,大学生培养数量越来越多,就业难题也日益凸显。毕业生逐年累积,就业自然是难上加难。或许有人会反驳,认为国家的良好发展得益于教育,此言不虚,但人才培养和科研支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他家庭省吃俭用交的学费。万里挑一的天才享受了红利,可那剩余的九千多人又该何去何从?
在此,并非倡导大家放弃读书,而是要适可而止,尤其是普通家庭,切勿盲目追求高学历。毕竟,这个世界并非想象中那般完美,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了赚钱。高学历人才的工作未必就高级,从基层做起,拿着几千块的工资,爱干不干,硕士博士们想必深有体会。
如今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并非真的毫无机会,只是他们对于薪资有一定的期望。而那些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往往成为上层的垫脚石,最终沦为高学历穷人。一个人适不适合读书,高中基本就能看出端倪,大学混个四年,就应赶紧去社会中占个位置。社会这堂课,所有人都需重新学习,人情世故、网络运用、办公软件操作、口才交流等技能,学校往往不会教授。
总之,对于教育,我们应理性看待,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