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因为社团面试,我认识了一个师姐珊。从大一到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很常见面,但情谊一直都在。
我喜欢和她一起逛操场,逗比的师姐会跑去舞台,祝我考试加油。
一个电话,就可以约她去吃雪糕(即使总是我在吃)。
我有困难,她会赶赴过来帮忙。
就是这么一个热忱又心地好的美女师姐,陪了我三年以后,去了英国。
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地都去了别的地方,但她,没有因为距离阻断了我俩的友情。
你永远无法想象,那种心心念念的朋友,几乎每天都会和你分享生活是多么幸福第一件事。
这算是一种福份吧。
朋友和我说她的男闺蜜去了德国,经常会和她聊微信,中秋的时候会寄月饼给她,就感觉他好像从来没离开过一样。
我想许多朋友在外国或者异地生活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不求你我能够长聊,但一条微信,一条语音,一个朋友圈,让牵挂的人知道在外的你安好即可。
快毕业了,朋友圈的大部分人都不再轻易发朋友圈,变得心态渐老,掩饰自己,不愿袒露生活。
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每一个毕业生到这个时候,或许都会陷入对即将开始的人生发展而迷茫,一旦陷入低谷的心境,就希望有些有趣的人或者事物可以照亮生活。
可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有这么几个人的朋友圈,你总是期待着,盼望着。只要有她/他的信息,就想去点赞,评论。
毕业将至,我更喜欢看朋友们发丰富多彩的生活。珊会和我分享以物换物的活动,和我说今天又参加了一个社团,或者去旅行认识了一个土耳其人,再去土耳其人的家里吃饭。
即将步入社会,人的心态一下子老了许多。看看他人有活力的生活,便不会这么悲观消极。
大四的我,突然陷入死气沉沉的状态,大一至大三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像打怪兽一样,一个又一个小怪兽打完就会成就满满。
如果说学校生活就是一个设定的程序在一条道路上跑,那么毕业以后就相当于面对广阔的草原,不知何为方向。
生活的短期目标一下子消失,动力就衰退了不少。害怕自己失败,也许是内心比较悲观,何去何从成了虚无渺茫的事。
习惯了忙碌奔跑地生活,突然慢了下来,就觉得无所适从。而周围的朋友也陆陆续续地出国,就业,考研。
大学四年如一场梦,然后各自回到各自的人生轨迹,朋友打趣说:我们就像出了四年的轨一样。
20几岁的我们,尝试着自己给自己打鸡血
不知道即将毕业的你,或者已经毕业的你,是否有或者有过这种想法。不过我希望我们都能不那么悲观,依照小米说的,命运让你在哪呆着,就在哪呆着吧。
有一个朋友,去年和我说不知道能不能考过专业八级,然后一脸丧气的她,熬着熬着就通过了考试。如今毕业工作的她,正在计划着去土耳其工作,每年想去一个国家生活。
熬过了冬天,翻过了这一页,多年以后回首,便会发现年幼时我们的烦恼根本不值得一提。实在无法自己消化负面情绪,那就尝试着写下来,或者看看温暖的文字,听听符合你心情的歌。
20几岁的我们,尝试着自己给自己打鸡血。
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我老妈,即使跌入谷底,她也依然有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我妈常和我说:年轻人要多出去闯,成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大胆去尝试。大四,你的人生才刚开始,
想去上海工作,想去北京工作,想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去呀。打不了,身无分文,从头再来。
试着努力设计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努力。前些日子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送给你们:别在该拼命的年纪,相信了出身,活得和一条死鱼一样。
卢思浩说:心里的火永远不要灭,哪怕别人只能看到烟。
出轨四年的你我,即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