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小 A,他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经常一点鸡毛蒜皮的小时,动不动就会发飙,小 A 为了不被骂,做事,说话都会变的小心翼翼,经常会从旁观察爸爸的言行来判断他的心情,生怕自己一顺口说一句爸爸不中听的话,情绪就在房间里炸裂。每次他父亲说的某个事情,他都会习惯性的无条件认同,渐渐的就养成了讨好别人的性格。
另一个朋友小 B,每天的生活都时时关注别人对他自己的期待,总是通过各种积极的回应来企图获得别人的认可,每当有人否定他时,他都顿时紧张,赶忙解释事情并非对方想的那样,但越描越黑,对方也表现出一副厌烦敷衍的表情,但小 B 还是惶惶不安。并且大部分情况下,越想讨好别人,反而不被当一回事。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除了精彩的剧情之外,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情:剧中的反派人物真是狠到没朋友!今天来谈谈这部电视剧的一个典型角色:玄女。(不得不给演员祝绪丹点个赞,她把角色塑造得很成功。)
除了玄女的狠毒,你们是否看到了她为爱痴狂的一面?她用苦肉计偷取阵法图,害死白浅的师父,只为了能和离镜在一起。她使用禁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生下病儿,是为了维持离镜对她小小的关心。她想方设法夺取神芝草,只为了唤醒沉睡多年的孩子……她围着离镜耗了一生,却放弃了自我。而自始至终,离镜的心里只有白浅。尽管玄女的爱太自私,不惜一切代价去讨好离镜,但她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惨死在四大神兽的洞穴外。
可以说,在爱情里,玄女怀着的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Sherry Pagoto 博士( Psychology Today 许可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他在指出:讨好型人物,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害怕被拒绝,典型的潜在感受就是「如果我没有尽我所能去让他们开心,他们就会离开我,也不会再关心我了」。这种感受通常是由于缺乏关爱,或者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或是不稳定的情绪造成的。
害怕失败,潜在的感受是「如果我犯错,我会让别人失望甚至被惩罚」。这种感受的来源,一般是在早些时候,因为做错了一些小事,收到严重的惩罚所留下的心理阴影。
两种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点:只在意别人的感受,忽视自己内心的心法。一旦内心接纳了别人评价,人就会以他们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这就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短期受益,长期的代价
一个总是讨好别人的人,在别人心中,总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因为他从来不会说「不」。让这样一个人帮你做这做那简直轻而易举,这听起来倒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事实不然。
这些人总是极力地维持和别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说,这种取悦其实是一种自我牺牲。比如,当这些人处在一个团队中,一开始别人吩咐做什么事情,他们都是非常积极的,尤其是得到别人正面评价的时候。但是,久而久之,当这些人无力做好某些事情,他们心中就会产生多余的内疚和焦虑:
害怕别人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不认同,害怕与同事发生冲突,不想惹麻烦。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对他生气,估计天都要塌了。
总之,这类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越过了边界:他们已经不是简单地去表达自己的善意、乐于助人,而是已经被人际冲突的恐惧感征服了。
总是讨好别人,会导致什么后果?
承担过多的责任。因为不想让别人不开心,所以别人吩咐什么就答应什么,这不仅是超负荷工作,而且会产生怨气、倦怠,从而适得其反。最终别人会因为你太过在意这些承诺而感到失望。
不敢表现自己的实力。讨好型人格害怕发挥失常的人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如难过、羡慕或敌对,因而经常「留一手」,不敢表露自己,后果就是,有机会都轮不到自己。
承受更多的压力。一个不懂说「不」的讨好型人格,最容易顺从别人的话。举个栗子,在酒桌上,明明很清楚不能喝太多酒,却对别人敬的酒来之不拒,最后难受的也还是自己。
讨好型人格可以戒掉吗?可以,但是很难。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认知上的缺陷:因为看不见自身的优点,又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讨好型人格是从小养成的,人从小时候开始,效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并且任何事都尽力做到让父母满意---这样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渐渐地,随着自我成长,生活慢慢独立以后,这种习惯就迁移到了社交人群上面。从小时候试着让父母满意,长大后就变成了让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满意,如此才能获取一点安全感。别人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自身的价值越来越模糊不清。想要改掉这样的习惯,或者说,淡然面对别人的评价,明显是不容易的。
但是再不容易,也应该做出努力,万一成功了呢?
如何改变「讨好」的心态?
1. 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你不能控制别人怎么想,与此同时,你也没有义务对别人的人话完全赞同。你应该明白,自我价值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而在于自身的评价。
-别人没有义务喜欢你,也不会对你做的事情有太多的想法,少给自己一些压力。
-当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没必要苛责自己,不如总结教训,不断成长。
2. 学会说「不」,建立边界意识。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并不意味着自私。或许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地方,回忆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并列出那些你不喜欢,但是不自主去帮别人做了的事情。然后,写出你为什么不想做这些事情。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事情都违背了你的原则。
3. 接受你初次拒绝别人的内疚感。
改变习惯的开始总是艰难的。由于习惯了以别人的情绪为中心,所以很难将拒绝说出口。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不用内疚,不用抱歉,因为他会找另一个可以帮忙的人,或者另一种解决办法。
如果你还是还是心软了,可以从反面想象一下事情的后果:我又帮忙做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然而事情总是可以解决的。别人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有太多的想法。
4. 学会自爱,提高自信。
遵从己心,相信自己,不要过多地在意别人的想法,因为你永远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即使你获得了别人再多的好评,但这不是真正的你,学会自爱才会体现你的价值。
不必时常和别人做比较,接受并且更爱自己,像对待良师益友一样,善待自己。有时间不如去做一些喜欢的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信的人才是真正被人喜欢。所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