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进行学习,要离开熟悉的家,离开父母的关心和叮咛嘱托。对于一个寄宿制的学校来讲,孩子们在生活上首先要学会的是独立,对于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学会生活也许要比学会学习更重要一些。当孩子有了生活上的保障,学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于孩子而言,离开了家,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完成,从早上起床的内务整理开始,到给自己的学习安排以及时间上的利用。都需要孩子自己独立来完成,如果一个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弱,那么从生活到学习,孩子都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所以,作为老师,让孩子首先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在班级里能够有一个归属感,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讲,也是很有用的。
案例分析: 班级比家还要温暖
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一段时期内所表现出来的状况非常反常,跟我一开始认识了解的状况完全不一样。当我注意到孩子的表现有所不同的时候,我知道我必须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要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温暖。
我找了一个温暖的下午,把孩子约到校园的操场上,我们一起绕着校园走了好多圈,最终也把问题解决了,只要能把问题解决了,我就很欣慰了。通过和孩子一起交心的沟通,我发现孩子的家庭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孩子在家的时候心情特别糟糕,来到班级后还面对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多方面的事情都在同一时刻压在了孩子小小的肩膀上。那么我就在想,我作为孩子的老师,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孩子一度有了逃避的想法,因为在哪里他都感觉不到温暖,在家没有温暖,那么在班级里我就要给孩子创造出温暖,我们下午的聊天不是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来进行的,而是以朋友之间的对话,在这里也很感谢孩子对我的信任,能够对我敞开心扉,吐露自己心底的想法,当孩子把他所有的想法和苦衷都说出来后,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孩子脸上浮现出了放松的表情。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被释放出来后的放松。在那次交谈结束后,我和孩子也有了一个属于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约定。但是在结束后孩子的那一声“刚哥”,真的是让我特别的欣慰。
用细心去观察孩子的变化,发现他们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离家在校学习的孩子能够通过老师的言行去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的老师,我想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