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吗?怎么才算把孩子当天才,真正信任孩子?
简单来说,就是不以成绩和外界评价做衡量。无论孩子成绩怎么样,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你都深深相信他是一位天才,并不断帮助他探索自己天才的部分。这是我摘自《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中的一段文字。我看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自我疗伤。
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从入小学至今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只能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他班主任隔三差五就得和我沟通一次,有的时候是纪律,有的时候是卫生,还有的时候是同学关系,林林种种,应接不暇。
昨天是入冬来最冷的一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外面已经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冬天的雨不大,但又绵又长,到了中午仍然没有停的意思。中午,我去接他,看着早出来的一些孩子,歪歪扭扭的系着雨衣扣,就想,不知道他得穿成什么样。我看到他的时候,脑子轰的就炸开了,那么冷的天,羽绒服没穿,雨衣和坎肩没系扣,就这样露着卫衣就哭咧咧的出来了,脸上有冻出来鼻涕水,眼睛泪汪汪,嘴巴哼哼唧唧的就朝我走过来了,看到我第一句话是,谁谁谁不愿意跟他做朋友,我问他,你的羽绒服呢,他说在教室里觉得热,脱了,放学就没穿,我愣住了,莫不是这个孩子真的缺心眼儿?我是不是真的应该带他去医院查查,他到底哪里有问题,怎么跟他说话,教他做事儿那么难呢?我怕他感冒了,只能把我的羽绒服脱下来给他穿上,又给他穿好雨衣,骑电瓶车带他回家,他问我,妈妈,到底是谁的错?我冻的发抖,咬着牙,挨到家,我进门就把他狠狠的抽了一顿,积攒了几个月的负面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
我开始反思这几个月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我的处理方式,我想,我还是应该降低期待值,靠近他,细细体会他身上每件事的隐形因果,我要看到他的优势和价值,并给予肯定。我不应该把自己的眼睛设置成路边抓拍违规的摄像头,专门查看孩子有哪些违规行为。我更不应该用怀疑、责备、不耐烦挡住孩子成长的阳光,让他陷入自责,敏感,不自信的情绪漩涡。
一,做孩子的托底——父母永远是孩子稳稳的靠山
托底对孩子意味着:安全、力量、包容、爱和相信。意味着孩子可以放心、大胆、无所畏惧地探索世界,展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那天,孩子问我,他的好朋友说不跟他玩了,他很伤心,问我怎么办。他奶奶接话说那咱也不跟他玩。我问大泽,你觉得呢?他说我想和他玩,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合适?他想了想说我还是先回去问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跟我做朋友吧。我说,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孩子的这句话很出乎我的意料,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去做什么,或者告诉他要怎么做,孩子就是需要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愿意听他说,听他吐槽,也愿意做他的坚强后盾的表达和态度。当情绪平稳后,很多问题孩子自己会去解决,解决的行为和方法往往比我们给出的建议更切合实际。就像自己遇到被搅扰的事情一样,并不需要爱人或其他人告诉我们怎么办,只需要对方倾听和陪伴。
二,做孩子的助手——不包办,不替代,学会放手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男孩看到一只蝴蝶在蛹里面挣扎,他好心地拿了剪子去剪开了蛹壳,让蝴蝶出来。男孩是想帮蝴蝶让它少受苦。哪知道蝴蝶出来以后怎么飞也飞不高。蝴蝶挣扎的过程是挤掉翅膀上的水分,是为了将来飞得高,这是蝴蝶生命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缺少了这个环节反而让它飞不起来。大泽七岁了,总觉得他已经懒出新高度,他手边的东西掉在地上,他一定装看不见。手里的玩具,玩完随手放,不催不知道收拾。他两三岁的时候,并不这样,每天睡觉前都会把自己的玩具、书本、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疫情期间,家里闲着的人多,很多事情他动手之前,我们都会帮他办的利利索索。我现在才明白,不是他懒,是我们束缚住了他的翅膀。我要做的是把体验、思考、判断、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三,做孩子的榜样——用生命影响生命
什么样的父母,教养什么样的孩子,大泽身上每个让人不喜欢或讨厌的行为,都有我们家庭的影子,也都是我们参与的结果。与其怨孩子,不如反思自己。孩子他不会听我怎么说,但会看我怎么做。我想让他睡前刷牙,我跟他说,你做妈妈的牙齿小卫士好不好,每天早晚记得提醒我刷牙,他很开心的答应,从那以后倒也没在让我撵着去刷牙了。我想让他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我跟他说,我讨厌床上乱糟糟的,咱们把自己今天穿的和明天穿的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好不好?坚持了一段时间,偶尔,我不愿意干的时候,他还能提醒我。通过这两件事,我知道,一味地批评指责,除了伤人伤己,别无用处。我想让他成为什么样子,我要先努力的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子。爱自己,爱孩子,不发火,不内耗,慢一点不要紧,一点一点做一定有成效。
四,把孩子当天才——信任孩子
大泽是个听话的孩子,在他的听话中,我能感受到小心翼翼的讨好,所以他这种听话,会让我心疼和担忧。我怕长此以往,孩子失去了独立人格,没有自己的思考、判断,也不知道如何选择,结果是唯唯诺诺、不知所从、没有自信,也不敢在任何人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感受和需求,等、靠、要、讨好成为孩子固有的行为模式。
我首先要学会去尊重他,而不是去命令他。比如,我说大泽,咱们回家先写作业好不好,他说,妈妈我想休息,我问需要休息多久呢?他答不知道,我说那就十分钟吧,他不情不愿的答应。他每天做完作业,我会记录一个起始时间,有一次做到八点半他的生字还没写完,他开始烦躁,生气。我把我记录的时间点拿给他看,让他先想想为什么今天会花费那么久才能完成作业,他说因为开始的晚;我问还有呢?他摇头,我说主要原因是你每写完一个字,都得问问妈妈写的好不好,这样既浪费了时间,还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效率会低。他说妈妈我知道了。我说大泽,从现在开始,你的时间你可以自己掌控了,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时间开始作业。我真的没再要求过他什么时候去做作业,他也真的很少会把作业完成时间拖到八点以后了。孩子的感受力非常强,他们会非常敏锐地从父母的表情和语气里捕捉到自己是被认真对待还是被敷衍,被尊重还是被控制。
我绝不属于智慧型妈妈,我会暴躁也会反思,会迷茫也会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努力的学习着去提起智慧的灯,照亮孩子成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