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那时护士会向我推荐母乳喂养,会和我说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我自己是学医的,学儿科和妇科的时候就知道母乳喂养有几大好处。比如提供营养,提供免疫因子,使孩子在6个月内不容易生病。还有比如增进母婴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本能的认为婴儿吃了睡睡了吃,母乳就是宝宝的口粮,妈妈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喂饱就行了。我们往往没有看重母乳在心理层面上的意思。
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实验,叫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家把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亲身边分开。并把它带到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放着两个猴子妈妈模型。一种猴子模型,用一个绒布包成猴子的形状,变成一个母亲,叫“热母亲”。另外一个模型就是抱着铁丝的猴子,在这个猴子模型的铁丝上1/3部位插了一个奶瓶,里面有奶水,称为“冷母亲。”就是有营养功能。通过录像去观察小猴子的反应。这个小猴子大部分时间趴在“热母亲”那里。就是大部分时间在没有奶水那是比较毛绒感觉的这样的妈妈身上。只有当肚子饿的时候才回到铁丝的猴子身边吃奶水。而且这只小猴子,它在24小时内除了睡觉,几乎80-90%的时间都在情感母亲的身上趴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哺育型。哺育型就是提供生理需要。宝宝饿了,妈妈就提供你奶水,满足宝宝生理的需要。第二种是安抚型的,又叫情感的母亲。情感的母亲没有生理的营养功能,但是有精神的营养功能。也就是说婴儿或儿童他们对母亲或者照顾者有强烈的情感的依附作用,这就是依恋关系。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婴儿在刚刚出生时,他是没办法把母亲作为整个人来看的,他直接接触的是乳房,所以对于孩子而言,乳房就代表着母亲。母亲就是稳定的恒定的能够给他情感照顾的对象。对婴儿而言这种感觉是比较重要的。刚出生时婴儿主要的感受是恐惧和害怕。他的情感完全被不熟悉的新的环境所笼罩。所以母亲的声音,味道,温度,稳定性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的影像,通过母亲抱着他摸着他,对他说话,对他微笑,给他定期的喂奶,很温柔的对待他,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他感到我的妈妈是好妈妈,而且妈妈爱我喜欢我,我是很有价值。母乳喂养就是体现这个过程。一个好的母亲在喂奶的过程中,抱着宝宝,对宝宝轻轻的说话,当宝宝眼睛看着妈妈的时候,妈妈会报以温柔的微笑。这样的美好的体验宝宝一天可以经历很多次,几个月下来会经历几千次。在这些美好的互动中,宝宝就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为以后的分离做准备。可是当孩子还没有形成判断力的时候,如果母亲情绪不稳定,或处在焦虑状态,或者经常性的更换主要养育者,孩子的安全感就没办法建立。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和母亲分离。也就没办法成长了。
既然母乳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么重要,是不是要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当然不是。心理学家马勒说过婴儿在出生后心理过程要经过3个期:一个是自闭期,大概是出生后一个月内。第二个期是共生期,大概是出生后二个月到四五个月。之后是第三个期,一直到36个月,称为分离个体化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慢慢要和妈妈分离。孩子在6个月后开始慢慢会坐,慢慢会爬,然后就开始学习走路。这时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会推开妈妈,或者从妈妈的腿上滑下来,开始探索他周围的世界。这时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保持母乳喂养这么亲密的关系了。
那么什么时候断奶比较合适呢?确切的时间点还真不好说。不过我们前面说过,妈妈的稳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妈妈接得住孩子因为断奶而产生的情绪波动,而且辅食添加过程也非常的顺利,母亲跟孩子接触是比较自然的,那么就是断奶的好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