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此次疫情,我们以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动员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
战略成果,交出了让世界点赞的“抗疫答卷”。但同时,我们也要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
弱项,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把“稳住心”“明权责”“建好制”作为下一步提升基层
治理水平的“重头戏”。
稳住心,推动素质提升。随着“互联网+治理”的普及,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
精细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采集、事件处置、数据研判越发复杂。要着眼“减负增效”,在
人员力量上做“加法”,提出要建好用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三支
队伍”。要紧盯“选、育、管、用”各环节,逐渐将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岗位管理、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调整规范志愿服务等,重点解决他们身份、待遇、出路上的尴尬,
用政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关爱、待遇上的关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来他们既“留住
人”,更“留住心”,进而全面激发前进动力,主动挖掘自身在服务群众、统筹协调、维护
稳定和智慧治理等方面的潜力。
明权责,推动重心下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巩固“基层减负年”战果,近
期中央再次强调要科学规范“属地管理”,严禁向基层“加压”“甩锅”。为此,我们要用
好他山之石,借鉴浙江“四个平台”建设和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经验成果,厘清
属地权责,实施清单管理,警惕属地责任泛化、督查过多过频,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治
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真正把强加在基层身上“枷锁”打开,把不属于基层的“责任包袱”和
“任务摊派”还给上级部门,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到基
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主责主业上来,
打造“部门围着基层转、基层围着群众转”的治理新格局。
建好制,推动协同共治。党建统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要积极探索
“基层党建+”模式,发挥党组织领导、引领、协调、统筹作用,用好街道“大工委”及联
席会议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小区”并联、“居委会+业委会+物委会”三
联模式,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引导党员、居民、志愿者、物业等多
元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社会组织为依托”
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形成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和“社会
共治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
需求,全面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深化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
撑作用,为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奋斗力量
�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