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特意起了一个具有浓烈的微信10万+鸡汤文风格的标题,一来当然是希望能够增加阅读量;二来则是反讽一下。
小时候爱看武侠剧。剧情一般为男主角因故跌落崖底,幸而遇见高人受其点拨,男主角练成神功重出江湖,凭某一绝技踏平江湖无人敌,终报得深仇,赢得美人归,堪称人生赢家。于是我非常希望能练就那一套打败天下无敌手的神功。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在某一领域拥有一招制胜的秘诀,可能是每一个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但这也是一个人愚蠢加懒惰的终极体现。
关于产品运营,网络上流传着那么多的干货、经验总结,随便一搜便够凑齐一本书了。我也爱看其中一些有点真正干货的文章或书籍,也为其点赞分享,当时觉得自己收获良多,但事后却毫无印象。
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走红了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来形容我们这些热衷阅读各种干货、鸡汤文章试图麻醉自己的人是非常贴切的。以为通过大量的阅读别人的干货文章、经验总结似乎就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却忽略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在产品运营这条路上,窃以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为重要。
不客气的讲,一个人智力平庸的显著特征,就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分析能力不足,只好套用一些诸如「用户需求」「高频低频」「降维攻击」「用户痛点」等常见名词,来判断一切超出自己理解的事物。
刚进入互联网行业时,各大佬关于产品的经典名言如数家珍,各种运营名词倒背如流。初到一个新岗位,如诸葛亮初出茅庐,横扫天下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指日可待。结果被现实打败,当负责一个产品时,面临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具体问题,而解决它们,需要输出的极其具体的解决方案。届时将会发现,大佬的经典名言救不了你,网上流传的干货救不了你,通用的产品运营法则也用不上了。
但是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否则升职加薪就不用奢望了。从此你一定会无比深刻地醒悟,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是在微博、公众号、朋友圈上如何妙语连珠(即使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也不是明白多少深刻道理,而是能创造多少具体的输出。
你也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竟品上了某一新功能,老板觉得不错,然后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老板观点。但由于大家对新功能的部分细节有分歧,久久不能统一,最后老板下令就照搬竞品吧。其理由为「既然他们都这样做了,我们跟着做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现实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因为拿不定主意便拿竞品参考,完全照搬模仿。产品功能、UI如是,运营活动、用户体系也如是。最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一句话深得我心:「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